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風雲2



導演:彭氏兄弟
主演:郭富城,鄭伊健,蔡卓妍,謝霆鋒,任達華,何家勁,林雪,唐嫣
片長:100分鐘
語言:粵語

改編自馬榮成經典漫畫《風雲》的第二部曲。不但漫畫利害,風雲電影的首部曲在當年亦相當受歡迎,鄭伊健唱的主題曲,我還依稀記得歌詞的首句「雲上舞,風裡 刀。」相比《風雲2》郭富城和鄭伊健合唱的主題曲,卻缺少了氣勢,聽起來有暗暗的輕挑味道。假若配合的是「青春熱血」故事,會比較適合,我認為。

純粹因為風雲的名字,純粹支持本地電影。

大部份看過風雲2的人都不喜歡對白少,打鬥多,而這個問題早就在電影上映前已經成會公開的秘密,為什麼進場後又再不滿呢?其實對白少,我個人認為問題不大,至少我這個沒有讀原著的人仍然能夠明白劇情,而且似乎沒有難明的地方(雖然有朋友粗略地講解)。

最主要是劇情幾乎以「王子救公主」這類直線發展的模式進行,我想用「商業」來形容應該最貼切不過吧!其實對白少某程度上更好,比起一直「風大哥!雲大哥」的對白,我更期待打鬥或者特技的場面。

有一點令我很在意,無名緩慢吐字的說話方式,到底是忠於原著,還是其他因素呢?是哪一個?我都沒有所謂,因為我已經聽到電影作品中無名是這樣緩慢地說話。對於無名身上的不協調感,我無法投入或理解這一個角色。

片頭有一幕是絕無神命令絕心掃蕩各門派,彭氏用了近似動畫(非CG,平常看到的日本動畫)的模式去拍,很特別亦處理得好。

片中的打鬥場面全部加上特技效果,可以估計得到斥資的確不少。既然處理了這麼多打鬥場面中的特技,為何聶風手持的刀,近鏡看還看得出切口位造成的白色邊線。手工粗糙不是問題,為什麼不用電腦修輯呢?我實在不明白。

擊敗絕無神,感覺上是倉促了事。聶風成魔後不分敵我。風、雲,絕無神三人混戰本應最精彩,絕無神卻好像被聶風隨便一揮就斷了單臂,然後碎成一塊塊積木。

對於《風雲2》的整體感想,我覺得拍的方面應該非常輕鬆。無論風、雲二人的對決,或者是絕無神的拳招,無名的劍招都只需要擺好姿勢,一個人耍拳弄腿就可以,在後期加上電腦效果就能夠完成一場對打戲,無需要真正的拳腳來往。

《風雲2》大概不能夠成為經典。

2009年11月29日星期日

Gamer



導演:馬克奈維爾,拜仁泰勒
主演:謝拉畢拿,米高賀爾,安芭維莉達,盧根利文
片長:95分鐘
語言:英語

自從《戰狼300》看過謝拉畢拿,他有份參與的電影陸陸續續地上演,幾乎三個月就有一套。《單身大急救》、《魔島傳奇》,我現在介紹的《Gamer》(翻 譯名太差,亦不及Gamer來得簡單易記),以及即將上演的《奉公守法》。單憑《戰狼300》和《Gamer》的表現,我不能否定他的演技,因為兩套影片 要求的是一個硬朗的大隻佬便可以,而他演得非常稱職。

《Gamer》的故事大綱實在太瘋狂,不單止科學的可行性方面的瘋狂,更瘋狂的是涉及的人權問題。我想,這構思永永遠遠只能夠運用在虛疑世界裡面。

簡單講述一下劇情。有人發明了控制人的方法,這種技術得到政府允許在社會上成為一種產品/服務,發明者妄想更希望藉此技術支配世界。這樣違反人權的行為,理所當然出現了反抗組織。然後,就是反抗啊!

人控制人。注射一種類似毒病的細胞,它會自我繁衍,並吞噬其他的腦細胞,仔細情況我不太了解。總之就是當毒病的細胞完全佔據一個人的大腦的時候,在特定的 場所裡面,那個人就有可能被誰控制。人控制人這種事竟然合法地進行,有人收錢被控制,有人出錢控制人,被控制可以成為一種職業,實在令人驚訝。

雖然能夠控制人,卻不代表可以剝奪被控製者的生存權利。因此,創造者為得到更大的成就,與政府合作,讓死囚參加一場殺戮遊戲。當然,全部死囚必需被控制。

更瘋狂的是。這一場戰爭裡面被控制的死囚,或者其他的被控製者,所有活動仍然在於現實世界上。被控制的死囚就這樣真槍實彈在街道上拼個你死我活,間中有些 與戰爭毫無關係的路人在槍火間遊走,那些路人像是被控制,又不是很像。到底那些路人象徵什麼?路人的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我不了解。或者,路人的存在再 一次說明這是一部cult film。至少我認為這是一部cult film。

我很不喜歡戰爭遊戲裡的拍攝手法,比起《末世凶煞》的搖晃程度更利害,真的令人感到暈眩想嘔吐。或許是想表現戰爭的實際情況就是這般亂混也不一定,但搖晃的程度未免太利害了吧!

被控制者雖然有生存的權利,依社會而言還是一個「人」的存在。不過,我卻不認為真的有。尾段有一個場境在pub裡面,控制人去做愛就算了,用吊勾穿過女人的乳房再懸掛在半空,這根本就是謀殺吧?

總結,這一套是能滿足慾的電影。

注意,這是一套三級片,不因為血腥,只是裸露較多罷了。

2009年11月21日星期六

意外


導演:鄭保瑞
演員:古天樂,任賢齊,林雪,葉旋,馮淬帆
語言: 粵語
片長:87分鐘

對於《意外》的故事概念,我第一時間想起來的是另一套港產片《出埃及記》,然後是日本漫畫《怨屋本舖》。將謀殺假裝成為意外,不借他人之手是非常的困難。 《出埃及記》和《怨屋本舖》的殺人宗旨不是將謀殺設計成意外,只要不被牽連在謀殺案在內,什麼手段都可以用,而且《出》和《怨》都不是以錢為主要目的去犯 案。

即使《意外》和我所提及的一齣電影和一套漫畫題材相近,但說的內容卻大大不同。

要將謀殺假裝成意外,實際行動起來絕不容易,造成意外的難處;天時,地利,以及似是無止境的等待。片頭的意外,乾脆俐落,是一次很成功的意外殺人。接著下 一個意外,卻太過牽強,編劇似乎想玩難度較高的,可是背景設定不好,造成意外的手段破綻百出,而在片裡面卻很完美地偽裝成意外。我不能夠接受。還是故意說 明意外的難處呢?我實在不了解。

談林雪。身型肥胖的林雪,似乎在電影裡面無辦法擺脫成為一個貪吃的角色,總是一直吃一直吃。

我愛葉旋。自從葉旋脫離無綫,轉戰亞視後,我就一直沒有看到她演戲。能夠在《意外》裡看到她也算是一個意外驚喜。喜歡葉旋不只因為她美,還有她講粗口時仍不失女人的美態。這一點,有點像溫碧霞。

再講故事。意外忽然針對住古天樂,顯然易見,古天樂當然不相信是意外。精神異常的他接近失控,先是懷疑被出賣,後跟蹤一個保險經紀,主觀認為保險經紀是幕後主謀。

後半就如此變成跟蹤、竊聽,和精神病患的心理描述。

一直戴著耳機偷聽任賢齊在家中講的每句說話,某次我經過CD舖時曾經看到這短短的一幕,還以為是竊聽風雲。

有點扯得太遠,再講古天樂。故事中段,古天樂對意外不是意外的想法,懸疑性不足,實在不難猜想真的就是意外。若果是針對古天樂對是否意外的矛盾心情的描述,在戲裡面他根本就不曾矛盾,所以這個概念不成立。

最後,為配合意外的戲名,橋段老套是理所當然的。某人曾對我說,某些俗氣的地方雖然非常俗氣,卻需要存在。我想,意外的結局正正是如此。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Laughing Gor之變節




導演:邱禮濤
演員:謝天華, 黃秋生, 吳鎮宇
語言: 粵語
片長:88分鐘

關於卧底,雖然不認為無間道將卧底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往後的警匪片,每當涉及卧底,情節的發展在《無間道》的框框底下,總是覺得俗氣、厭悶。儘管如此,我 相信卧底的題材仍然有不少創作空間。比如全警局的人都是黑社會的卧底,而全個黑社會組織是警察的卧底,大概會很有看頭。我只是空談,但香港電影欠缺的就是 幻想。

有黃秋生,有吳鎮宇。兩人的化學反應產生了觀看的衝動。

謝天華呢?在電視上已經看過夠了。

從籌備到拍攝完成的時間只用兩、三個月,借著學警雄心3的熱潮火速拍成電影。其質數,其故事,難免顯得粗製濫造。唯有運用兩大影帝的加入,以演技搭救,加上趣味的對話,試圖彌補故事性的不足。

在《Laughing Gor之變節》,無疑黃秋生是主角,形象、性格,背景設定都是一個嶄新的角色,事情的發展大多圍繞住黃秋生身上。相對謝天華,他做的Laughing哥只 是做電視上已經可見的。種種的行為,矛盾心情的描繪,和電視上的根本無分別。TVB又一次將熱話玩謝。

嘩!《Laughing Gor之變節》裡面出現的基本都是TVB合約演員,簡直是一個TVB大雜燴。假若沒有了黃秋生,吳鎮宇,必然令人誤以為是電視劇。

講故事內容。來去就是你卧我,我卧你。參考無間道及學警雄心3,故事的進行模式就是這兩齣的混雜。如果撇除卧底的部份,可以看作為兩大話事人 - 黃秋生,吳鎮宇 - 相鬥。兩虎相鬥的場面或許司空見慣,不過論緊張、刺激,卻比追逐Laughing來得精彩。

接近末聲的槍戰,我想是刻意營造人人卧底的感覺,但卧底的角色形象模糊,好像隨便捏造幾個卧底出來為滿足某些條件一樣。好搞笑。

結局非常莫名其妙。Laughing在黑社會身份殺警察和以警察的身份殺黑社會之間作出的決擇能理解。回到警局,上演在預告片看得到的A,B餐論非常老套,好像無法接合上司的說話,為了講而講。Lauhing最後的選擇,我完全不明白有任何原因令他作出如此的決定。

最後的一幕,回到電視劇的最初,以為做到起承的效果。錯了,這樣的結果得出的效果是徹頭徹尾沒有驚喜。

當然,喜歡黃秋生的就看看吧!

2009年10月24日星期六

偽能叛變


導演:喬納森莫斯托
演員:布斯韋利士,露莎蒙碧姬,莉達美雪,占士康維爾,榮雷美斯
語言: 英語
片長:120分鐘

《偽能叛變》的故事背景似乎是《智能叛變》的改良版,而兩套片的中文譯名之間的不同只有一字,大概改名的人也有相同的想法。

讓我們重溫《智能叛變》裡面的機器科技,《智》的機械人擁有智能晶片,完全聽命於主人的說話,然而這種高科技的產品,隨著不斷的發展、甚至成長。有機器獲 得靈魂而擁有思想,而這些高科技的控制系統利用巧妙的智慧得出滅絕人類的答案。《智》裡面人類對控制機械人的失敗之處就在於讓機械人能夠自主運行。

在《偽》裡面機械人是依據人類的神經系統而活動,一條條線與像乳貼的黏在你的身體神經佈處,機械人每一個動作如同你的動作。Surrogates(代理 人)就是這麼一回事。能夠避免生理上的傷害,一旦連接上機械人你就已經在辦工桌前的便利,以及能夠保持青春的花容臉貌。人人無不使用機械人,即使是主角, 即使是真實地發生。

關於機械人的使用,某兩個情節值得提及。一是兩個機械人在調情,且準備做愛,大概做愛的快感是能夠透過神經感應而傳到當事人的身上。可是想到射精,就覺得 非常悲涼。其二,人們利用機械人的身體,因為無需理會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利用電擊麻痺機械人的身體造成一種類似吸毒的快感。

《偽》與《智》的內容比較;《智》比《偽》略勝一籌,無論是動作場面,或是解迷的懸疑性,不知是否太過踏實的關係,《偽》比較平凡。

片的結局,我忽然想起《東京部落》。

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

機器人九號

導演:Shane Acker
編劇:Pamela Pettler
語言: 英語
片長:77分鐘

片長77分鐘的《機器人九號》不是迪士尼動畫一系列的輕鬆小品。片初的荒廢城市,街上殘缺不堪的建築物,大概死去的一對父女。配樂靜悄悄的時而響起,其餘時間則嗚嗚似地一直播放著,既蒼涼,又陰森詭異。

其實劇情的進展不難預計,就像迪士尼系列般老老實實地去對付敵人,以及拯救同伴之類的。不過該片並不是童話式的故事,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鮮明的顏色,人物以及背境全都是灰灰黑黑的,你就會感覺到某些角色的消極彷彿是理所當然的。

《機器人九號》的故事背境是某科學家研發出最高科技的機器人,及後大量生產機器,最終引發人類與機器戰爭的俗套故事。然而,像主角這類的小不點機器人總共有8個不同性格及不同造型的,它們都是以紐扣、碎布,拉鏈組合而成,更重要它們擁有人性。

因主角一次錯誤的舉動,啟動起最高科技的機器人。機器人想要滅絕所有的小不點,及後的發展一樣老老實實地進行。結局都是老老實實的尚可叫作完滿。

說來《機器人九號》好像沒有特別或可觀之處。至少劇情沒有無意義的拖長,一直順向發展。人物造型很別緻,碎布蓬鬆的質感可以清楚看到。



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末世凶煞


導演: 麥里夫斯(Matt Reeves)
演員: 米高史達戴維,米克維傑,莉茲卡普蘭
語言: 英語
片長:120分鐘


08年上映的一套災難片,以類似第一身形式拍攝,從一個不斷搖晃的攝錄鏡頭觀看全片,在我們20世紀的人們,早在《REC》推出之前,大概是這年代的一個嶄新的手法。

我很慶幸(又不太慶幸)當初沒有衝動到電影院看《末》,以我家的19吋mon去看災難片,當中的震撼難免大減,卻又因為19吋mon的關係,某些搖晃得非常利害的鏡頭才沒有因此感到不適。假若在電影院觀看,即使不會嘔吐這般誇張,也一定會暈眩數十秒而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雖然看《末》之前就知道是一部災難片,可是開首說了一些生活迭事 - 關於戀愛,友情 - 會覺得不是災難片或許不錯,大概是獨特的拍攝方式影響。如果看過了類似拍攝形式的,會不會有我這樣的念頭我就不敢肯定。

當閒話說過了,災難一旦發生,就一直到劇於都沒有緩衝的地方,能夠令你一直處於亢奮的精神狀態,卻不會無法喘息或跟不上電影的節奏。

從自由女神像的頭倒在滿擠著人的公路上,滿目瘡痍的女神,好像能夠切身感受到末日一樣。

往後災難的發展,拍攝幾位的主角,一開始無錯是逃難,後來卻演變成冒險,不過無損劇中的吸引就無所謂。

故事是由一隻龐大怪物不知何處而來突然侵襲紐約市,還有像狗一樣的小怪物跑到街上嗜吃人類。

對於被感染者的處理方法,我很喜歡,簡單快過,那束手無措的無力感卻深深被帶出。

在影片接近尾聲的一段,攝錄機在半空中翻騰,那一段鏡頭旋轉,不得不讚嘆電腦特技非常利害。

結局呢!不過不失。

劇照。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第九區

eb0908170073.jpg
導演: 尼爾.布洛姆坎普
演員: Sharlto Copley 詹森.庫伯 William Allen Young
語言: 英語
片長: 112分鐘

《第九區》是一部以外星人為題材的電影,卻用獨特的方式去了解外星人。開首以報導式的手法,利用不同演員扮演不同專家對外星人的睇法,感覺就像看紀錄片一 樣。故事內容講一艘外星船停在約翰內斯堡東北部城市的上空,大概是機件故障的問題,外星船一直停留沒有任何動作。人類對此作出了不少的猜測,持續了一段時 間,人類為自己的好奇心以及內心的不安,終於行動闖入外星船內部。在黏稠的外星船內部,人類發現了約一百的外星人。外星人得不到營養而變得非常虛弱,故此 人類將所有的外星人接到地球上臨時搭建的安置區,名為《第九區》。

人類對於外星人的好奇心很快就淡下來,那神秘的表層-即是外星人的外表就足以滿足普遍市民的好奇心。好奇心一旦被滿足,緊接而來的就是「不外如是」的關係 產生厭惡。外星人每日俱增,卻沒有投入勞動生產,變成蝗虫。人類開始憎恨、排斥外星人,更嘲弄外星人的相貌,稱之為「大蝦」。

大蝦是一種喜歡吃貓糧和腐肉的生物。

人類總有例外,有一班罪犯與外星人共存,因為他們與科學家一樣看中了外星人的科技。對外星科技的渴望而萌生出的黑暗面,甚至以「不人道」的手法對待外星 人。排斥和渴望的結合,造就了主角的存在價值。一方面將外星人迫遷外星人到更遠更狹小的地方居住,好避開人類的耳目,所謂眼不見為淨。另一方面則搜獲外星 人的科技。

一次意外,外星的物質令主角身體產生變化。科學家們對於這般特別的身體虎視眈眈,主角的身體瞬間成為會走會跳的財寶,他們想讓主角的肢解,逐一部分賣,而主角沒有說話的權理。

主角的驚險逃亡與尋找治癒的方法,為紀錄片式的電影帶起高潮。

電影裡面有不少黑色幽默,諷刺社會的腐敗,諷刺人類的無知慾望。

最後主角與外星人聯手,外星人答應能夠治癒主角的病。一切安好,外星人卻徐徐的說著「你等我三年」,結果到底如何呢?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小豬的教室


導演: 前田哲
演員: 妻夫木聰、原田美枝子、田Ⓢ智子
語言: 日語
片長:110分鐘

看電影的開頭,很自然地想起外國另一套以小豬為題材,一個老伯收養一隻小豬的有趣故事《寶貝小豬麥》,忽然懷念起來。電影裡面用了不少俏皮的音樂,配合小豬的動作,連小豬嘰一下的叫聲都變得可愛。
在那不知不覺中,很容易就投入成為電影中的一個小學生。

這齣戲的利害在於是真人真事改編,藉以養豬到吃豬的過程與結果談討生命,一提及生命,往往就變得非常地沉重,好像沉重就是生命的本身。但故事發生在小學裡面,一群小學生所探討的生命,忽然又沒有那麼重,而且是那麼的純真。

電影開首,星星老師說明養豬的目的是吃了牠,而學生們贊同。由開始一刻,小豬的結局就註定了。開首之後都是學生與小豬的愉快生活,篇幅不多,反而小豬單獨暴光更高,配合俏皮音樂時常提醒觀眾小豬是這樣的可愛。

終於要開始討論吃小豬的事,學生分成兩派在言語之上對衝,從而談討生命。不過是普通對生命的思考,莫說成年,大概青少年已經知道箇中道理,不知道就只有小學生。所以看畢了全片,並沒有對生命有更深的感受,抑或是人與生命之間的關係純粹。

電影的結局很合適,如果再深一步,恐怕是多餘。但這多餘的部份演出來的話,我會更高興。

2009年8月28日星期五

你是我的蕾絲邊

124387407937.jpg
導演: Sophie Laloy
演員: Isild Le Besco, Johan Libéreau, Edith Scob, Judith Davis
語言: 法語
片長: 96 分鐘

電影聯想,我經常看完一齣戲或兩齣戲,沒有特別或太大的感想。想寫的,勉強說是影評都不被允許,不如用聯想,比較乾脆。

《你是我的蕾絲邊》(以下用《蕾絲》代替)單憑戲名已經令人心動,而內容卻比不上標題的深刻。

我們經常看戲,戲演到某一階段,按平常推理,結局的影像已經能知一二。誰和誰在一起、誰要死、Happy ending or Sad ending,不難想像。這是所謂合情合理的結局,只能看cult片,我們才能寄望結局帶來的驚喜。我看《蕾絲》,戲演到中段,那瘋狂的女人,不難預計她 會穿起那一套衣服,不難預計她會自殺。導演能夠一步一步的讓觀眾察覺到女人的結局,有人這樣說,這是導演了不起,我倒不認為。

按這種推理的思考,讓我在想,在我人生的中段,去到某一個階段,能否預知我的結局呢?即是我們的父母,看我們一天天長大,好比看一齣戲,如果能夠看到我們人生的中段,大概,已經知道我們的結局了嗎?

我很喜歡戲裡面的一段,女人一邊彈琴一邊自慰,雖然沒有什麼寓意(或者我蠢),但我被戲名吸引去看的心態,這一幕絕對滿足我。不過,其餘時間再沒有重拾這種興奮,色情的沒有,有趣的更沒有。我稍稍轉換個心情,繼續去看電影。

很重要的,戲裡面幾乎沒有裸露鏡頭。

繼續講戲。

不是輕描淡寫,不是張力非常重令人難以吸呼,不是非常有哲理。劇情可說得上是單薄,想表達人的佔有慾,卻未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只是普通的,一個極普通佔有慾成狂的人,她的佔有慾普通,她的狂也是很普通。

唯一不普通的,是戲裡面的畫,我不太懂得形容。髒兮兮的。

蕾絲.jpg













我開始喜歡法國電影,喜歡赤裸裸的,大膽選題,更重要的是法語聽起來並不礙耳。

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革命的失敗—《浮生路》


十二年前的一句「you jump I jump」,至今仍是在每年情人節晚上在明珠台播放《鐡達尼號》時聽到的對白。十二年後,在導演森文迪斯的安排下,當年的一對金童玉女,合作演出了改編自同名小說《Revolutionary Road》的《浮生路》。在大銀幕上,可看到里安納度狄卡比奧 (Leonardo DiCaprio) 與琦溫斯莉 (Kate Winslet)隨着歲月的流逝下,的確老了很多,不再是當年滿面稚氣的小伙子與小妮子,面上的皺紋反而增添了兩者的成熟。當年愛得轟烈的Jack與Rose搖身一變為Frank 與April,為我們上演了一套更精彩的電影。

有些人以為《浮生路》是《鐡達尼號》的延續 。故此,很多人抱着看愛情片的心態去欣賞這齣電影。很抱歉,這套電影沒有浪漫的生離死別場面,只有戲味十足的兩位主角,帶領我們進入一對五十年代年輕夫婦的世界。他們由相愛到決定移居巴黎,追求理想人生到衍生懷疑與妒忌,分歧浮現,衝突頻生,最後更產生悲劇。

筆者認為《Revolutionary Road》中的Revolution有雙重意義。韋氐夫婦為了理想而決定遷往法國巴黎定居的計劃,就有如革命者一樣。革命者心有抱負,就算是用盡力氣也希望達成目標;更深層的意思是,作者有意對當時的中產作出諷刺。(從車站中一眾上班人士穿着一式一樣的西裝、帽子以及手上的公事包可見,他們就像倒模製成的,每天都做着同樣的事情、過同樣的生活,除了外表的不同,基本上他們是同體的。)因此,韋氏夫婦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加上鄰居們的稱讚,使他們更加肯定自身的不同。結果,當他們在現實生活感到極度厭惡時,必然會自我覺悟一番,希望改變目前的狀況。然而,我們可見到在整個反省以及實踐的過程中April是站在一個主導的崗位,而Frank一直都是採取被動。我們可以說,沒有了April,Frank根本從來沒有改變現狀的意欲。這就好像革命者步伐不一終會使變革失敗。

所謂在別人眼中特別的一對,曾經有一刻為了心中的理想而感到自豪,戲中Frank穿梭在人群中所表現的自得其樂;到邊吹口哨邊返回辦公室時的神態;再到面對大老闆挽留時的表情,均可見到那一刻他對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有所憧憬。然而。當知道April懷有身孕而立即打消念頭時,我們發現,由始至終,其實他從來沒有想過改變,一路只是April在旁的慫恿,有一刻他心動了。然後,當回到現實時,他明白這是沒可能。於是,安守本份地回到升職的崗位,繼續過他口中極度無聊的人生。

要說片中最突出的角色,非米高山倫飾演才學很高的精神失常者莫屬,即使全片他只有兩場戲,然而兩場戲均是影響主角思緒的關鍵。第一場戲,是他加強主角離開革命路而追尋自己理想的決心。第二場戲是他的一席話令April走上一條不歸路。從戲中可見,精神失常者才是社會上擁有自我的一群,諷刺味甚濃。當戲中Frank表示厭惡工作時,米高山倫反問了他為何仍繼續做此工作?即使口中多討厭,明天不就是回到現實繼續住在大屋中吧。這番說話其實又回到了現實與理想這一命題中。在現今社會中,要在現實與理想中作出平衡是很難的,要為了追尋自我而放棄現實更加是沒可能的事,而且缺乏勇氣去做一些前途未明的行動是人之常情的。就如戲中Frank得知將會有第三個小孩時的情況便可知道,當一個人沒有包袱、負擔時還可以談理想;但當一個有家庭、有生活重擔的人,理想便成為了空談。第二場戲,失常者指出Frank 缺乏勇氣,為未出生的小孩感到可悲,使 April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革命路。 打從一開始她便決心為了理想而有墮胎的打算,奈何 Frank的退縮,使她的計劃擱置了。然而,失常者的一席話有如當頭棒喝,使她鼓起勇氣繼續走那條革命路。失敗是注定的,更換來了死亡。表面上,April是失敗了,因為她賠上了生命,但是她鼓起了勇氣,走完了所決定的路。

其實正如April口中所言,革命地不一定是巴黎,因為她只是想找一個入口。我們可以說一開始他們的婚姻就是錯誤的,因為兩者的步伐並不一致。而且Frank給了一個假像給她,她以為Frank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男人,因此 Frank令她產生幻想。可是,幻想與現實很多時候都是相違背的。他與普通人無分別:只想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一個完整的家庭、偶然逢場作戲。April的悲劇可以說也是Frank所間接造成的。但有一點我們是不可以忽視的:改變比適應更難。革命者之所以要拚命行動,為的是設法改變現狀;否則,難以生存。然而,韋氏一家大可以安於現狀,根本無需要去改變,因此 Frank在最後選擇了適應。歸根究底,整件事情上沒有人是錯的,只是兩者都缺少了一位同行者。

不得不提, ending一幕,老伯關掉助聽器,不再聆聽說三道四的消息。語言是我們的戰友,也是我們的敵人。透過此媒介,我們可以有無盡令人心甜的字句;同一時間,又可以擁有傷盡人心的字眼。或者這一幕可能是隱含對April的同情吧,又或者可能是導演告訴我們:夫婦溝通真的只有透過說話嗎?說出來對事情真的有幫助?有時候冷靜後再說話也許更好。
縱然作品所描述的是五十年代一對年輕夫婦的悲劇,但是當中的道理卻並不會落伍。有空閒的時候,可以花少許時間閱讀原著小說以及欣賞這齣電影,因為我相信你從中獲得的會比付出多很多。

《浮生路》
原著:Richard Yates作品改編
導演:森文迪斯(《美麗有罪》)
主演:里安納度狄卡比奧、琦溫斯莉(《鐵達尼號》)
原刊《蜚語》復刊號

2009年5月8日星期五

永久居留


導演: 雲翔
演員: 李家濠, 洪智傑, 周德邦, 劉裕康
語言: 粵語
片長: 115 分鐘

不論是《斷背山》,抑或是《春光乍洩》。筆者認為《永久居留》「基」味最濃,最赤裸的表白,卻異常地容易接納當中的不倫 - 暫且以正常的人角度形容。導演刻意制造較多的裸露鏡頭,或者想講,那不過是很自然的事,人們卻覺得嘔心。假若換成女人,事情會莫名其妙地變得合理,頂多被認為色情,但絕對談不上嘔心(不包括極端例子)。同性戀比起異性戀的關係更密切地緊合,同性戀真的有切膚痛,想伴侶之所想,不是空談的安慰說話。比如女伴經痛,只能體諒,卻永遠感受不到那種痛是怎樣的滋味,大概同性戀就是有這樣微妙之處。

兩個體格健碩的人赤裸擁抱在一起難免令人覺得噁心,特別在性方面。片中的主角表演得很溫柔,同樣能夠做到浪漫的抱擁,會覺得男人、女人都差不太多。同性戀者一樣有他們的浪漫愛情,一樣要追求,一樣要互相遷就,幾乎都一樣。引用小華的想法,該片實有不少以同性戀者角度提出的申訴,最精彩莫過主角引用進化論解釋同性戀最終會成為世界的主導。

論概念,以及海布的寫照,本以為是台灣電影。然而,這顯然是我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想不到港產片亦有如此膽量,挑戰赤度,確實令人料想不到。該片的賣點除了同性戀,胡思亂想的荒唐生活態度也是其一,即是「所謂吃飽飯無屎痾」的不切實際隨想。雖然不一定苟同,卻不能否定,我覺得當中的哲理、幽默,可以擴闊思維,而且可以令人放鬆心情。有笑位,有哲理表白,相得益彰。

非常詫異,片中竟有EO2的成員參與演出。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不過一個知悉的人忽然作大膽的演出,總會忽然地大驚小怪起來。

睇基片,真係需要睇AV平衡一下。

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

20世紀少年第二章之最後的希望


導演:堤幸彦
演員: 豐川悅司、常盤貴子、黑木瞳、唐澤壽明
片長: 約140分鐘

第二章並沒有主體內容,只是一段段零星的事件湊合而成的一集,主要交代人物的去向,以及對當年發生的事作出解釋。本人讀過了原著,對電影當中改編的差異不 滿,卻不是正常的不滿。太離譜了,別說讀過原著的不懂情理,沒有讀過原著的完全看得一頭霧水。我明白時間倉促,要令幾百頁的漫畫濃縮成兩小時多的電影並不 容易,卻不是藉口。不是刪減的問題,而是改的問題,改得不倫不類,胡里胡塗才是最大問題。

先說逃獄,落仔與漫畫家相當順理地逃走,就像一瞬間就逃走似的,也「完全」沒有警察追捕。在預告出現落仔用湯匙挖道的經典場面,竟然連一個鏡頭都沒有。

沖沖忙忙已經去到朋友樂園,為節省時間作出了一些改動,基於有太多的改動,所以「為節省時間作出了一些改動」在本文不會出現下一次。繼續沖忙地快過,或許算是電影裡面最好的一段,若不是枷南(平愛梨演)的戲過於生硬之外,與其他角色相比之下,最失本來的韻味。

再說改的問題,去到佐田清志的出現,電影將他悲慘的角色描寫得更深刻,無故去保護小泉,在載小泉回家的途中似是中邪般一字不溜就將事情的始末講出來,本來強烈的內心矛盾,只是疑問一句「好人?壞人?」就趕著去死。

不得不讚導演的拍攝手法,在「朋友」死而復生的幾個快(怪)鏡,不斷放出一群又一群的人同一的奇怪表情,教人哭笑不得,你會認會很特別,但「唔知佢做乜尻。」

第二章確實被改編得支離破碎,我曾一度認為換了導演是不是?不是。Fuck!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禮儀師之奏鳴曲


導演: 瀧田洋二郎
主演: 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
片長: 130分鐘

禮儀師是指日本的一種入殮的職業,比如大家熟知的幫屍體化壯、穿衣,還有一些較少在螢幕上可看見的細節,在禮儀師裡面算是詳細的說明。其實劇情很簡單,大部份情節可以想得到,但仍然被感動,或者是節骨眼上的地方做得完善,又或者演員的演技配合得好,有幾次都讓我眼睛發紅。

不過,略厭有兩個錯愕的表情演繹做得非常差,動作來得非常之快,幾乎說者同步進行,在聽到一剎就已經表現錯愕的表情出來,給觀眾的印象就是「他預先知道」。

到中段,一如以往用快過的形式,不斷看主角的入殮手法愈來愈純熟。快過的拍攝手法也許見慣見熟,難免會產生煩厭。在戲中,主角原是個拉大提琴的樂團成員,卻不料剛加入樂團不久就解散。在快過的那段戲中,就插入主角在田園橫坡上拉大提琴演奏,簡直像拍MV一樣,這個很有趣。

廣末涼子歷久不衰,到底是不是羊胎素,我不想知道,但要忘記有羊胎素存在似乎太難了。那段愛情,也說不上是愛情,因為作用只是令觀眾感受到人們主觀的想 法,自己根本懂得表面而已,要說出討厭的原因也只能含糊帶過,正正反映無知的主觀態度。於我而言,無知的主觀態度沒有問題,能夠說服是好,不可以也罷,某 程度上我也是活在主觀世間的人。

關於夫妻間的關係,有另一種的新感受。當情侶昇華成為夫妻,不能再靠愛情的化學效用去維持,而是信任。雖然其他片應該會提到,但怎麼我沒留意到呢?沒什麼,就是沒留意。

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一百萬零一夜


片  長:2時00分

導  演:丹尼鮑伊

演  員:伊凡卡漢、戴夫帕托

首先,我必須說明「我不太認為」這是一部勵志電影,我不能感受得到。一個貧民窟的兩個小孩,想盡辦法為生存而努力,當中裡面有些不道德或者不誠實的行為, 把它說為勵志,會不會太過牽強?儘管精神可取,但做法不能苟同,除非兩者都是正面,否則不應該標籤為勵志,因為「勵志」是一個極正面的一個詞藻。

欣賞導演片頭的拍攝手法,透過警察追逐一幫小孩,帶觀察遊覽貧民窟裡每一角的生活點滴。無受過教育,僅能認字的杰瑪因一次機緣參加遊戲節目「百萬富翁」, 所有問題都準確答對,節目監制認為只有一個解釋 - 作弊。杰瑪在警局老實地解釋,每一個問題背後都微妙地關係到他童年時每一個經歷。警長聽著那黑暗的過 去,一點一點地相信杰瑪的說話。

杰瑪有一個哥哥叫舍利姆,多番出賣自己弟弟,不過卻打從心內想盡努力保護弟弟。悲慘的經歷,加上恰好的配樂吸引觀眾不敢分神溜看。

以貧民窟為主題,我覺得該電影比較像什麼慈善機構探訪的宣傳片,或者國家地理雜誌。雖然沒有更深入的描寫,而用上故事形式去模擬一些現實難以拍攝的,將平 時聽到,自己加以幻想的情境,《一百萬零一夜》將此活現在眼前,比想像的、聽到的更深刻,更覺得悲涼;比如令孩子殘缺去乞錢,宗教衝突。

兩兄弟之間從成為孤兒開始就有一個羈絆 - 一個叫拉提卡的女人 - 一個杰瑪絕不可能忘記的女人。既沒有浪漫的愛情,也沒有轟烈的愛情,而是慘淡的愛情。每當得到時又失去,反反複複。

因為勵志的原因,結局我想大概都可以猜到八成,也沒什麼好講。

童年時比較吸引,正確是幼童,因為那段時間最為悽慘,較為能夠做到所謂的觸動心靈。兩個童星演得很好,或者只是做回自己而已?我很喜歡,正常都會喜歡,難怪大家都非常關注。

最為留意是哥哥舍利姆,這一個角色性格鮮明敢作敢為,對兄弟有情又時常出賣兄弟,那矛盾的做法很吸引我。

就這樣。

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

歡迎來到隔離病房


導演: 松尾鈴木
主演:內田有紀,蒼井優,宮藤官九郎,妻夫木聰
時間:118分鐘

海布上蒼井優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似是壞女孩的角色,尤其她凌厲的眼神,實確令人相當期待突破性的一次。然而,當我接觸過後,並不如我所想般的壞女孩。蒼井優依然故我地演釋那種令人哀傷,淡淡的怎樣看來都是極脆弱的一個人。或許,是角色要求。那特別的造型,變得非常多餘。

影片開首,還以為屬《飛越瘋人院》一樣。錯誤地將正常人送入精神病院,也出現同一樣的專制的護士長,主角與之展開一段抗爭,努力地離開精神病院這個鬼地方,並由討厭,漸漸地適應、接受這裡。

開首有一地方很好,將片名的大標題呈現在螢幕上,慘白的背景,不斷一下一下聽著主角力竭的呼吸聲。聽起來連自己都難以呼吸一樣。

後半段開始起了變化,事情的起始的真相明朗化。得知事實的明日香(內田有紀)接近精神崩潰,揭開真相的技巧舖排得真好,簡簡單單描寫出病人的陰暗面。

明日香的男朋友鐵雄(宮藤官九郎演)為觀眾帶來了不少笑點,他的造型背景也是極具趣味。當他忽然認真起來造成的反差,令人暗暗地憾入心裡。

《飛越瘋人院》比較深入描寫病院裡面的概況,而《歡迎來到隔離病房》則是如日影的一貫風格,關係到生活上慘慘淡淡的種種,總是有一定的戲量。

結尾很好,意想不到的結果,悲喜交融。就如主角有病院認識到的朋友所言般,離開後該忘掉這一切。病院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回到真實的世界並不需要在病院裡帶走什麼離去。

2009年2月2日星期一

奇幻逆緣


導演: 大衛芬查
主演: 畢彼特,姬蒂白蘭芝
片長: 166分鐘

奇幻逆緣的啅頭就在於一個返老還童的人生 - 班傑明(畢彼特),即使有這樣的怪病,似乎就只有他親父會歧視、厭惡,其他人都意外地接受,或者因為是在老人院,沒有所謂「正常人」或者「不應該」的概 念。生活過得與普通人無異,不同只在外表(難道就是想表達的意思?)。一個充滿好奇心的老人,大概只是一個具創意的演繹手法,亦沒有特別的更深層意義。至 少我看不出來,或者是我經驗淺。

雖然每一小節,每個劇情都沒有刻意拖長的意思,但實在是冗長而且苦悶。用倒敘法完全拖慢了整部電影的節奏,我想是給觀眾一個緩衝以便吸收、思考,但似乎太少看觀眾的消化能力了。

我欣賞倒轉行走的時鐘,或者是個普通又簡單的概念,你也有可能曾經想像過,如今有人活現在你眼前,實在會令人會心微笑。另外住在老人院亦帶出了一個我感受到的意思,當經常聽到熟悉的人一個接一個去世,去到某一個程度會令人麻木,然而你會覺得;死不是一件很複雜的事。

劇情實在不怎麼樣,一個有怪病的人能得到平凡人的物質性的生活,確實是一件不論聽,還是看都十分幸福,但絕不是觀眾想看到的。太平凡了,不需要是一個返老還童的人也能夠有同樣的人生。

看畢之後,我沒有即刻著筆寫影評,嘗試了解。就著港譯名的奇幻逆緣,那緣是指愛情,而那一段愛情是因為返老還童的病才變得複雜,我總算可以理解。

片長166分鐘的關係,並未感覺到愛情份的重,依然是以一生為主。他的一生,唯一的起伏似乎就只有返老還童怪病。最後沒想到會變成初生的嬰兒,直至變成嬰兒的幾個階段在電影節奏中去得很快,會有因為跟不上而產生一種莫名其妙。

雖然入院前有很高的期望,而今次失望不關先入為主的觀念,是真的很一般。補上一句;倒敘絕對是多餘。

2009年1月30日星期五

証人


片  長 107 分鐘
導  演 林超賢
主  演 謝霆鋒,張靜初,張家輝

英皇出品,早在幾年前已經被我標籤為極商業的愛情片。而確實當中偶有佳作,又或者會以另類的心態去觀賞。《証人》雖然撇不開商業,但張力很夠,沒有拖泥帶水讓觀一口氣享受著那沉重的氣氛。

早前看報道謝霆峰拍《證人》而入院,可見對該片相當賣力。不單止謝霆峰賣力,張家輝亦相當努力,完完全全撇除了以前的搞笑形象,猶記得當年一句經典對白「仆你個街亞線黎既」。

一次追捕逃犯的過程,引發了一場車禍,牽連了幾個人生的改變,包括唐飛(謝霆峰)誤殺一個檢控官高敏(張靜初)的女兒。車禍當中加插了電腦特效慢鏡播放撞 車的一剎那,玻璃碎裂、車子懸在半空中。說實在的,我沒有感受到撞車的震撼,至少那慢鏡沒有讓我感受到,只是普通的用上電腦特效,並沒有什麼特別,反而覺 得多餘。

高敏繼續當任指控逃犯的檢控官,逃犯一黨綁架高敏的另一個女兒,要求她交出重要的證物。事情被唐飛知道,在不報警的情況底下,唐飛、高敏二人各用自己的方式贖罪。

洪荊(張家輝)接獲任務活捉高敏女兒,唐飛憑著種種蛛絲馬跡愈接近洪荊的住處,開始一場緊張的追逐戰。

對於結局,看見女孩竟然不死,有點可惜認為此乃筆敗,心想,港產片還未能突破Happy ending的框框。但看見洪荊爬起來,盲了不斷叫喊著警察,一連幾個鏡頭到憶述洪荊踏上此途的經過。的確,女孩的死不比這樣的結局更震撼,更有味道。

2009年1月27日星期二

赤壁


吳宇森的《赤壁》,真是令人又愛又恨。導演擺明車馬,這是他一個人的赤壁,不是你讀那史書的,也不是那小說的。

於是蜀吳男兒,瑜亮惺惺相惜,蜀吳聯手,說的竟真是一個「義」字。抵抗曹操,正是一場正邪之戰,在不當曹操是英雄,也不得不當他是有胸懷大志的「梟雄」的現在,戲中的他,幾乎是個純粹的奸邪,還因為美人誤了大事。想不到,廿一世紀了,還來個正邪二分,不說什麼各為其主。

但,正邪二分雖然老套,瑜亮的相識,還是好看的。瑜亮到底似不似,在導演心目中,似乎不比他二人來表達「識英雄、重英雄」的意興來的重要。所以嘛,雖然我也認同梁朝偉實在演不好周瑜,但在戲裏,還是能看得到那導演心中的周瑜的。戲中的周瑜,有大將大度(至少有這樣的意圖),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這是我特別喜歡的。試問還有什麼人敢安排瑜亮兩位大軍師替馬兒接生?又有誰會讓周瑜像市井流氓般在鏡頭前與蔣幹縱酒狂歌?

不得不提的是,加插肥豬小人物,想不到,卻有力量。也許大戰下的小人物,價值本就不比大將低。一句句當兵可以減賦,在三分天下的大戰事中,道幾分小兵的不由自主,也是吳導的細心罷。

最令人頂唔順的,是說過的正邪二分。而戰爭場面,也許看的太多,也實在懨悶,萬眾期待的火燒船沒能給我多大的震撼,反倒是文戲比較好看。像戰前舖排,便有板有眼,揭幕蒙太奇在在使人感到大戰一觸即發,開戰前還更緊張刺激,孔明借箭、借東風,周瑜反間成功、曹操唯一展示豪氣,來一首《短歌行》,都是幕幕好看。

最後畫蛇添足一個反戰命題,也不得不多餘地說一句多餘。

相關資料:
片長:2時22分
導演:吳宇森
演員:梁朝偉、金城武、張豐毅、張震、胡軍、林志玲、趙薇

2009年1月26日星期一

赤壁下 - 決戰天下


片  長:2時22分

導  演:吳宇森

演  員:梁朝偉、金城武、張豐毅、張震、胡軍、林志玲、趙薇

吳宇森的《赤壁》下集終於有三國歷史中的草船借箭及火燒連環船的盛大場面,總算滿足一眾對於上集沒有燒船而鼓譟的純為觀賞燒船的奇怪觀眾。承繼上集,吳宇森繼續在小節上大玩幽默,比如張飛做湯丸和周瑜吃湯丸一幕等地方都令人會心微笑。


在眾多歷史戰爭影片,或者我孤陋寡聞,算首次見有人加入喜劇的原素。整合全套《赤壁》,曹操一角實在可憐,竟然是因為受美色引誘而戰敗,或者也是一種自負的表現。《赤壁》於我的感覺是蜀、吳對曹操,而非蜀、吳對魏。對於追隨著曹操那幾名大將,縱然你熟讀三國歷史,也未必能清楚知道誰是在演誰,到後來劇終看見字幕,還發現有李通一角,到底是誰在演呢?難為了曹操,難為了張豐毅,還不如一個劉阿斗。


看火燒連環船;因為明顯的電腦特效,並沒有叫人嘆為觀止,還不如我想象中的浩蕩。看慣了災難及戰爭片,似乎胃口變得難以滿足。


這一次的打鬥場面減卻不少過份地誇張的不必要動作,也沒有看見殺人後刻意的擺姿勢。蜀、吳大將稍稍的弱下來,假如如上集一樣的強勢,曹操不用沉迷女色也會一面倒的戰敗。


基本上集不善的地方都在下集改善過來,趙薇那段的感情戲也比上集的周瑜、小喬莫名其妙的纏綿戲來得精彩。


若有讀三國歷史,而且純為了看火燒連環船,單是看下集是沒有問題,絕對會覺得值得。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澳大利亞


有說妮歌潔曼已經不是以前般非看不可了可我還是去了看這一齣電影。澳大利亞,似乎是二戰電影被忽略了的地方。這次用來拍二戰,想來是有點新鮮感的。而電影中澳洲風光如畫,刻畫袋鼠、大漠、山嶺等風景特色的多個鏡頭,也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態。

然而電影老套的地方,也實在太多。壞人沒有一刻不壞,由一開始做臥底出賣遠方牧場到成為牛業大帝到最後絕望得要拿起槍追殺小孩,嘩真是一個壞透了的大壞旦!當然這樣的人物設定的潛台詞是「僅此而已」。

相信不少觀眾會在電影中段,以為Happy Ending可以收工。可是一段含混劇過後卻是要開始日軍進攻。影片兩個部分的相連,可謂低中之低。當然如果中段完結,整齣戲便變成「土著小朋友有個白人收養於是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的犬儒電影了,事實上當我以為那是結局還真在心中吐了句粗口。

可幸電影也嘗試表達反種族歧視的主題(把「永恆」二字留給愛情好了),對象是澳洲土著,那「被盜的一代」。不過既要兼顧型男美女的愛情,又要描畫澳洲風光明媚江山如畫,再再要加一點戰爭場面,這由片頭所希望帶出的主題就顯得不夠鮮明。而「應否讓Nana過土著生活」的爭議,竟在戰爭過後自動平息,然後一段字幕交代早幾年澳洲總理道歉便完工,也實在不夠。

電影當然也有好看的地方。主角們從牧場趕牛到碼頭的一幕,拍得實在緊張刺激,而土著對自然的特別觸覺(不知是否杜撰),也令影片平添不少趣味。

雖然這也不算是太差的電影,雖然沒有創新倒也沒有不合常情或過爛的情節。但如果有什麼人眼角高一點說這是爛片,我大概不會跟他爭辯吧。

相關資料:
導演: 巴茲雷曼
主演: 妮歌潔曼,曉治積曼
片長: 165分鐘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百萬元與苦蟲女


導演: 棚田由纪
演員:蒼井優,森田未來
片長:100分鐘

在看《花與愛麗斯》之後,不知不覺已經喜歡上蒼井優,我覺得她獨特的淡然樸素的美感,而且舉止很自然的令人好舒服。劇中的男主角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飾演年輕的朔太郎。經過幾年的時間,明顯他憔悴多了,我想不是劇中的造型設計,相比起《在》,他稚氣的樣貌比較討好。

蒼井優演的桃子與合住人爭執留下了案底,因此遭到鄰居的非議,雖然口裡說沒有所謂,但內心的自責令她認為在家裡已經沒有立足之地,繼而開始了百萬元的流浪之旅。

說是流浪,其實仍然在日本國內的。想了想,換是香港,我可以怎樣流浪呢?桃子每蓄好一百萬日元就遷到另一個縣生活,也不是完全因為蓄好了一百萬日元就想搬遷,不過是害怕交際。是是非非,總是在熟絡後呈現,害怕被了解,怕了這些是是非非,所以桃子搬到來第三處地方。

有地方我不明白,是搬家費便宜還是一百萬日元是個小數目,在同一年內可以搬三次家我不太理解。(雖然無傷大雅)這一次的搬遷,她戀愛了,可是害怕面對是是非非的問題卻沒有間斷。那麼愛情的力量能否終止流浪呢?我個人希望不能,因為對桃子的流浪才算真正的開始。

說流浪是尋找人生的旅程,其實是逃避人生的旅程也不一定。

2009年1月3日星期六

《盲山》--無需渲染的悲歌


  《盲》故事簡單,講的是中國西北山區詭騙婦女販賣的情況。一個女大學生初畢業,找到一份「採藥」的工作,卻是被騙「嫁」(賣)到山區農村,從此成為女奴(媳婦)。
  然後她想要逃,卻逃不出去。在她身邊的女人,都是跟她一樣被騙來的,卻都已經認命。山頭裏,霸權由男人的壓力與女人的認命互相強化,形成一個人人逃不出去的困局。
  導演用的是冷眼說故事的手法,全片幾乎沒有配樂,只讓鏡頭說故事。一對冷眼,反而讓事情更恐怖,感染力不從悲愴的配樂,卻由故事本身滲出,更讓人看得人咬牙切齒悲憤莫名,她徒步逃走,逃不掉。然後希望落在「有知識」的村庄教師,卻是個有膽跟表嫂偷情無膽挑戰權威的匪類。
  然後父親帶同公安來營救了(本來公安的出現並不帶來任何瑕想卻因為父親同時來到而奢想有個美好結局),村民卻竟能團結一致「抵禦外侮」,還能理直氣壯來一句「我老婆也是買回來的要抓就把我一起抓!」,女主角的「奶奶」,還臥在馬路上阻止警車前進。語言不通不知就裏,而以常識判斷,還以為那是公安壓榨農民農民起來反抗的一場公民抗命。
  在戲中,「車」,就是「逃」。女主角一直沒有放棄過逃離這麼一個野蠻地方的念頭。女主角每一次坐上車,就讓人有一個逃脫的希望。由徒步逃走被抓回,到上了Van仔以至旅遊巴被抓回,甚至坐上了警車,也逃不了,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滅。而最後,是一個乾淨利落的結束。
  這是一座山的人盲了,但,究竟還有多少座,這樣的山?
相關資料:
導演: 李楊
主演: 黃璐 楊幼安 賀運樂

P.S. 找到導演訪問一則,也值得一讀。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10/16/FA0710160001.htm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超完美地獄 The Bothersome Man


  一個沒有負面情緒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這齣電影作了一個想像。電影的開頭,男主角一副厭世之貌,跳軌自殺。不知道有沒有死,卻去了一個沒有負面情緒的世界,大概,是一種「完美」。
  旅遊巴把男人載到這個世界,下車以後,男人有一流的房子、待遇極佳的工作、友善的同事,然後想要追求的女性不會拒絕,很快便同居,連外遇也一拍即合。一切沒有不如意的。
  然而,有一日,男人發現了一件其他人都不發覺的事,他所吃的東西,都沒有味道。而這世界的事情,原來都是例行工事。包括做愛。每次他跟愛人做愛,都是刻板的機械式動作,彷彿純是為了宣泄性慾。然後,原來這裏的與其說沒有負面情緒,不如說沒有情緒。
  然後男人為了外遇跟同居女友分手,女友沒有一絲的不滿,只要求他這周末跟她家人吃飯。他以為這樣外遇會感動,可是這裏沒有感動。當發現外遇其實很多男人而他自己只是其中一個,他問她愛哪一個時,她只回答個個都nice。而她會選擇跟他走,如果房子大一點的話,他對於她的存在,僅此而已。在這裏,沒有追求、沒有「獨特的人」、沒有「特別之處」,我說的,是沒有這些概念。
  大概男人受不了這種「完美」與本來世界的反差,在沒有獨特、沒有情緒的地方,他感受不了存在,他又再跳軌。可在這完美之地,連死亡也不可能。在列車不斷的衝擊下,仍然求死不能。他遍體鱗傷回到家中,女友沒有反應,卻問他去不去賽車。然後翌日他又正正常常去賽車了。
  可在這個平板的世界,男人仍尋求解放。他跟一個同樣感覺到沒有味道的男人,在挖掘一個透出「氣味」的小洞。不知道另一邊是什麼,男主角卻只能把希望放進去,不斷挖挖挖…夢想回到一個他覺得「正常」,又或者,一個至少有「氣味」的地方。在這個人人都滿足的世界,他一點不滿足,還要走,bothersome man,人人覺得完美的世界,對於他反而是地獄。
  最後他被放逐,放逐到白雪茫茫,一片白的地方,一個相對於「完美」的地方。究竟是「什麼也有」,還是沒有?只記得,在放逐他之前,那些人告訴他每個人都滿意這個世界。而之後來填補他位置的人,跟他的際遇沒有兩樣,雖然沒吃出「無味」,卻沒有絲毫不滿。
  完美是什麼?當有一個真正無憂的生活?當再沒有負面的事情與情緒?主角開頭是厭世而自殺可是到他去到一個「完美」的地方他又不滿意。一如電影的英文名《The Bothersome Man》,我們都是麻煩友。


相關資料:
導演dir:Jens Lien
語言 lang: 挪威語 norweg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