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煞不住


導演;東尼史葛
主演:丹素華盛頓, 基斯派恩
片長:98分鐘
語言:英語

忍不住再一次批評香港電影改名,《煞破天劫》;乍聽之下還猜想會是那一種自然災害,卻原來不是,所謂的天劫竟然是人禍。天沒有做錯,從頭到尾都沒有傷害人類。

為什麼會成了天劫,大概是暗罵天太不近人情,即使是人禍亦應該幫忙,把傷害減至最低或把危機消除。但天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生。天不阻止災難發生,不管是人禍還是天災,天始於都要負上責任。

若天是問責官員就必需引疚辭職。

不過天是無辜的,我明白誇張是引人入勝的其中一種手法,但是不是應該言之有物比較好?

另一個釋名簡單亦同樣做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不是嗎?

劇本靈感來自2001年「Crazy eight」的無人駕駛列車事件 - 真人真事。一個疏忽接著另一個疏忽,就像一個謊言蓋一個謊言一樣,最終搞出個禍來。

最大的疏忽莫過於一眾工人看著一個差不多重200磅的肥子追火車,他們冷眼旁觀,嘲笑肥子的笨拙,看到肥子仆倒更是哄堂大笑起來,他們就這樣目送火車遠去。

這不是人性的醜惡,而是人性本能最深層的愚蠢,危機意識太低。

火車連著18個車卡,車卡上滿是易燃易爆炸的化學物。(慣例,卻無礙故事發展)火車高速前進,將會宿命性地遇上不可能順利沿軌行駛的急彎,然後致命性地脫軌,還碰上幾座儲蓄大量化學物的建築物?

我實在難以理解到底只是電影中的構思錯誤,還是人性本能真的如此愚蠢,或是近乎零的危機意識。那個明知道有危險的地方,經過測量和驗定之後,是那一個天才決定要在那處地方建化學燃料庫?抑或是那一個天才在化學燃料庫建成後還要在那個位置非建個急彎軌道不可?

如果真實有那個彎位,旁邊又有化學燃料庫,住在那裡或工作在那裡的人想必每聽到火車經過的車聲都要祈禱。若以電影而言,實在沒有必要做到如此誇張的地步,單是火車上擁有的化學品已經造到一定程度的災難了。

災難片主要分兩種;一,災難已經開始。二,災難開始之前。(沒有人拍災難發生之後,或許有,但你不能立即想到一部拍災難後的片名。)

兩種的分別在於人死得多,還是死得少,但死 / 犧牲是必需的。

兩個主角的家庭與家人之間的溝通和互信出現了問題,卻因為這一次挽救了大災難發生而解開窘局。有一點高興之餘,卻隱隱感覺到悲涼。

火車起始的速度未到一發不可收拾,除了一開始員工冷眼旁觀任由火車駛走之外,另一件就是高層不願意用脫軌器令火車脫軌,因為一輛火車和尾後18卡的貨物的損失總值共1億美元。

若我是高層,若我是老闆,那種決定即使卑鄙、自私,即使人民不能原諒,亦能體諒。使用脫軌不就是人民的自私嗎?無人駕駛是高層的失誤嗎?是老闆的失誤嗎?

阻止災難發生的方法兜兜轉轉,最終使用的不過就是最簡單的方法。我很好奇,到尾段因為煞車器壞了,用火車拖慢無人駕駛火車的方法失效,無人駕駛火車再度加速,然後那名焊工的貨車是如何能夠追上前?

是不是他駕的車原本就能與火車並駕齊驅?

縱然心中有數個疑問,卻仍然覺得這是一齣好電影。我喜歡的不是阻止災難發生的激刺程度,而是每一個角色的率性,那份純粹的自然感覺。

2010年12月7日星期二

天凶之城

導演:哥連史勞斯, 格力史勞斯
主演:Eric Balfour、Scottie Thompson、 Brittany Daniel、Crystal Reed
片長: 92分鍾
語言:英語

這是一套幾乎公認的大製作爛片。聽見是大製作的爛片,我就很想去確認一下。畢竟即使是爛片,單看特技某程度可說得上是值回票價。

故事開首展現一下沒有特別深意的生活,顯然心思都放在之後的災難上。不過女主角懷孕到底有何作用,若只為觸發最後的那個情節,而那個情節有必要存在嗎?或許這樣說比較適當,既然將女主角的處境被設定成懷有身孕,是不是可以更加以利用懷孕的因素,令劇情變得緊湊點呢?

特顯了懷孕這一件事,卻只為了無關痛癢的情節。

《天凶之城》最大的爛處,就是故事性薄弱。情況有點像《地球停轉日》,不過《天凶之城》的故事性還要再弱一點,但特技亦稍勝《地球停轉日》一籌。

其實無須以無聊的生活為切入點,可以乾脆地直接進行外星人對地球的侵略,效果可能更好,開宗明義向觀眾說這不是一套劇情片,而是毫不修飾的科幻片。

一部毫不修飾的科幻片是怎樣的?以下是我的解讀。

首先是特技;特技很精湛,飛機向外星船射核彈一幕非常精彩,外星機器造型細緻,非常有立體感。
再到科技;人類以外的文明,外星的科技發展是外星科幻片的重心所在。

以上兩方面《天凶之城》都做得很好,已經合乎一套科幻片的主要需求。若在早幾年上演,我敢說沒有人會覺得是爛片。但現在的觀眾要求提高了,既要特技亦要故事性,尤其故事的部份更為重要,因此人們漸漸遺忘了作為一套科幻片在特技和科技上的成功已經是整套影片成功的一半了,反而將科幻片當成劇情片看,把故事性的佔有率放大至七成或八成以上。

我相信在電影院大銀幕內看到的特技與我家用的電腦19吋螢幕相比會更精彩,只要心態調整得好(並不是退求其次的心態),還是覺得值回票價的。

不過,除了故事性之外,還存在另一個問題(足以推翻我剛才說值回票價)

張力、緊湊、刺激,驚險;四個互通的災難片元素,它一個都沒有。最令人氣憤的是劇情偏愛男女主角偏得太明顯了,把主角威能放大至容易可見的地步。天佑主角,觀眾完全不擔心他們有危險。如果一部災難片能叫人不擔心,我會替影片擔心。

刺激是有的,唯一的刺激在預告時清晰地出現了(怪獸踏車)。

看畢全片,到底藍光是什麼,外星人又在做什麼,對於單純的觀眾來說除了覺得莫名其妙之外,就是互相點頭承認這是一套爛片。

其實我們可以討論一下那些藍光呀!開腦呀!到底有何作用,用自己的理解套入去影片裡面,會有另一番趣味。

對於藍光和開腦兩個作用,我到中段發現男主角威力異常後,漸漸明白藍光是怎樣一回事。

外星人獵殺人類的過程首先讓藍光透過眼睛,或透過任何一種把藍光方式射進人類的腦部,此時人類的大腦便會發出藍光。然後,外星人很精確地只捏爆頭殼而不傷及腦袋,再將人類的腦袋植入外星機器裡面,機器彷似得到能源走動起來。

所以藍光大概有控制的作用,男主角的腦是紅色的,所以不受控制。除了控制,亦有增強力量的作用,之於為什麼非在人類在生時射有藍光,很有可能關係到神經系統 - 人體的構造,再深入的我就解讀不了,總之藍光必須在人生存的時候射進腦袋,大概因會激發力量的作用只能在人類體內才能有此效果。

男女主角認命很不悲壯,也不悽美。不過作為結尾尚可接受,但導演卻不肯罷休,硬要搞個紅色腦袋,讓男主角得到外星人的機器再上演一場英雄救美,救美後卻就此劇終,那就是最最最令觀眾割凳的一幕。

好吧,你有種就出續集,以男主角得到外星機器後弄個英雄片出來!

2010年12月3日星期五

酒徒

導演 : 黃國兆
演員 : 張國柱、蔣祖曼、溫碧霞
片長 :106 分鐘
語言 : 粵語

改編自劉以鬯的小說作品《酒徒》,可惜電影拍出來的卻是《煙徒》。個人認為電影版是一齣眼高手低的作品,到底是不是導演功力不夠?我也不能判定,畢竟意識流小說實際拍出來不容易,那些個人聯想的讀白或幻想情節必須處理得很好。

然而導演顯然處理不好這些意識流的地方。影片裡面用了過多的黑畫面配合讀白,黑面畫既不是作分章節之用,也不是特顯某件事情的深意 - 即使有,也因為黑畫面出現過於頻繁而失去了『特顯』的作用。小說版的酒徒約近一半篇幅是以讀白形式進行,導演大概明白到不能每一段讀白都用黑畫面,所以就去掉場境聲音,畫面裡頭人與人之間仍然有互動,卻聽的是與播放中的畫面毫不關連的讀白,這才是最貼近意識流的演釋法,不過導演比較鍾情黑畫面的演釋法。

為什麼我說電影的是煙徒,而非酒徒。因為片中的劉先生煙不離口,小說中的劉先生卻是酒不離口。那個在影片中連理髮都抽煙的劉先生,那個十個鏡頭就有七個鏡頭看到在抽煙的劉先生,那個甚至連醉都沒醉多過五次的劉先生,我怎能承認他是個酒徒。

當他一次又一次掏出的是煙包而不是酒瓶,我就知道他是個煙徒。

於是我轉換了個心情,放棄因為讀過小說的先入為觀念投射在電影上,漸漸認同導演的改編。

劉先生遇上的五個女人;楊露、張麗麗、司馬莉、雷老太,王太與及被母親帶去賣淫的未成年少女。

司馬莉和片中另一個年輕角色(麥荷門)一樣,演技差了點,麥荷門演技差就算了,反正導演拍的偏向那些女性身上。江美儀演的張麗麗,總覺得講普通話的時候怪怪的。演得好或不好,像或不像難以判定,因為張麗麗本來就是個難捉摸的角色,唯一對張麗麗肯定了解的就只有她很愛財。

楊露和劉先生的床上戲,我覺得可以再收歛一點,並不是我個人保守(相信這一點沒有人會有所懷疑),而是那個赤裸背面的纏綿戲有點突兀。或許導演正如朋友小華所說般透過這一段戲表達楊露填滿了劉先生的空虛。我卻無法感受到那份空虛,因為突兀感實在太重。

司馬莉演不出一個擁有成熟蘊味的十七歲少女,太過於稚氣。

雷老太沒什麼特別,那個角色普普通通的效果反而更好。

抱歉,這根本就是讀過原著的聯想文,簡略介紹一下劇情。

這是一個愛酒的人的日記,酒能亂性,可是沒了酒,劉先生就什麼都做不了,完全依賴了酒。因為酒,他害慘了兩個女人。沒有酒,他就不能寫作,甚至不能自己。許多人勸劉先生戒酒。為了生活應該要戒酒,劉先生知道,那些女人知道和他身邊的朋友都知道。

始於戒不了。於劉先生而言,酒能亂性,亦能自我。

除了酒和女人,還有對文學的挫敗;為生活而寫黃色小說,無奈地將文學作品當成廢紙賣。

非常喜歡劉先生與未成年少女一幕,由第一次見面劉先生不斷拆穿未成年少女的謊話,至劉先生身無分文仍然去找未成年少女;萬念俱灰的劉先生,只為看到比他更慘的可憐人。這一幕無論小說或電影都同樣震憾。相反另一個高潮位 - 雷老太的死就做得比較差,死得太過莫名其妙,只為吵架,連吵什麼都不清楚。

個人聯想幾乎全是關於日本侵華,與其說是聯想,更貼切是缺乏幻想的回憶。沒有幻想的意識流差不多等於缺了靈魂,變成了踏實的電影。

儘管如此,我對酒徒並不感到失望,至少有溫碧霞演我個人認為她最擅長的寂寞少婦,而且改編名著十居其九都難有高水準的作品,壓力太大。

或許,應該找王家衛來做導演。又或許,應該由古谷實將酒徒漫畫化。

酒徒,還是原著好。至少真是個酒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