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日星期二

蜘蛛俠:驚世現身


導  演:馬克·偉柏
演  員: 安德魯·加菲爾德、艾瑪·史東、雷斯·伊凡、馬丁·辛,莎莉·菲爾德
語  言: 英語
片  長:120

這是我觀賞新版蜘蛛俠的強烈感想「黑超蜘蛛俠,冧女王Peter,裸眼3D,新不如舊」,利益申報,本人是極度先入為主,尤其對舊Peter的親切感猶如 看哈利波特一樣,舊Peter是代表了我們這一代毒男的夢想,而新Peter則是新世代的溝女王 - 雖然不算老練,但確實做到了手到拿來的程度。

從Peter進化成蜘蛛俠的過程不變,恐怕是不能改變吧?而且校園的生活也是同一個模子,所以開首變身的過程,至到悲劇人物跑龍套的Uncle賓死去。 Uncle賓呀uncle賓,新版比舊版的Uncle賓更似是跑龍套,至少舊版的Uncle賓有令人深刻印象的地方,新版的卻是無,是零。

這段進化的過程對於我而言有點沉悶,沒有驚喜就算了,平淡就算了,就算了。「就算了」的結果就是沉悶,那個本來扮演胖虎角色的人沒有霸氣,只有傻氣。Uncle賓的死對Peter似乎沒有多大打擊,因為他立即就想到報仇。對!是立即。

製造戰衣,到Peter研製蜘蛛絲發射器(忠於原著 - 或者是蜘蛛俠的其中一個版本是需要蜘蛛絲發射器的),不過這一小小的改變似乎沒有任何影響,為什麼Peter有這樣的構思呢?沒解釋,因為他突如其來就開 始研製了,而且馬上就研製到,觀眾甚至不知道Peter的掌心原來有發射器的按鍵,很趕時間似的,大概認為許多觀眾對於進化過程已經是非常熟悉的事吧?所 以將焦點放在新敵人的出現和打鬥上。

今次的Peter依然喜歡拍照,但他似乎更喜歡科學和滑板。(沒有新版出現也不知道我對舊版Peter的情意結原來很深)
新的敵人是Peter爸爸的科研拍擋,其後變成了蜥蝪人。無論性格或者背景甚至最終的結果跟舊版的敵人綠魔有許多吻合的地方。
雖然新版有蜘蛛俠有一種想拍得與舊版不同的強烈感覺,可惜骨子裡卻是同一回事。畢竟只是新版,骨子裡是同一回事很正常,過程及敵人令人產生雷同的感覺亦很正常,這樣的情況下著眼點就放在3D和其他電腦特效上面了。

打鬥比舊版精彩,甚至比得上蜘蛛俠3的大混鬥,但另一樣賣點3D。到底是我搞不懂什麼是3D,抑或電影製作者以為觀眾不知道什麼叫3D,又或者所有人都對3D有各自的解釋?

今次我嘗試了裸眼看3D,發現幾乎沒有問題,也不會覺得眼睛酸痛,稍為特別的3D效果在於以蜘蛛俠第一身的角度在大廈上狂奔跳躍,發射蜘蛛絲在城市裡穿插,不過不怎麼刺激,感受不到激情,反而Peter成功跟女主角搭訕後的激情更為強烈。

當大多數人抱怨新Peter太過有型的時候,我特別批評的是女主角在第一集沒有飛釘,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違背觀眾的期待 - 至少我很期待,因為我知道舊版女主角在第一集飛釘竟然在播影的一年之後,心想爭一口氣這次可以先睹為快。

就這樣。

PS:不要趕著離場,因為彈出字幕後還有一小片段看。

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飢餓遊戲



導  演: 加利羅斯
演  員: 珍妮花羅倫絲、祖舒克治遜、廉安咸斯禾夫
語  言: 英語
片  長: 142

飢餓遊戲是一場盛宴,一場舞會,彷如欣賞羅馬競技場的決鬥般令人血脈沸騰(指的是故事裡面觀眾)。有說這齣電影經小說改編,有可能拍成三部曲,管他的屬真屬假,反正這是一齣讓觀眾沒有衝動看續集的電影。

我不是說這齣電影不堪入目,亦不是因為留下的伏線不夠,所以令人難以想像續集將會是怎樣的模式,即是說我完全不意外它會有續集,它沒有續集可能令我更意外。

打完上述一段話之後,連我都不禁懷疑要自問一句「不就是很差嗎?」我承認很差,不過亦有好的地方,我從頭說起。

不少人用飢餓遊戲跟大逃殺比較,不過單是知情和不知情的狀況下進入一個遊戲的差別就很大了,而且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設。大逃殺在重心放在遊戲之內,而飢餓遊戲則把重心放在遊戲之前。正如我一開始所說,飢餓遊戲是一場盛宴一場舞會,人們將此遊戲當成一個慶典。

你可以憑空想像得到,一場慶典是高高興興的,而一場逃殺,卻只有哭哭啼啼。電影花了一半的時間描繪這一場慶典。男、女主角二人從貧民區步上奢華的列車後,踏上了難忘的旅程。無錯,我覺得用旅程來形容非常適合。在遊戲裡,你感覺不到危機感。

飢餓遊戲其中一個舉辦原因是因為收視率高,在飢餓遊戲的前設不乏此類暗地掀露人性的黑暗,卻在遊戲當中,遊戲真的變成單純的遊戲。遊戲的敗筆我留在後面講,來繼續欣賞它精彩的前設。

參加者在正式進行遊戲之前,要先讓觀眾熟悉他們的面孔,了解他們。首先有巡遊,然後逐一會談,接著進行訓練,向特定的嘉賓表演。目的是得到贊助。贊助 - 這是整齣電影最引人期待的細節,到底一個互相殺戮的遊戲之中,得到贊助有何幫助呢?

如果單憑互相撕殺這一點上比較大逃殺和飢餓遊戲,嗯,其實也不用怎樣比較,前者是三級電影,後者是2B級,就這麼簡單的一回事。
再深入一點探討,我要開始劇透了。

遊戲一開始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先死掉過半人,連路人都稱不上,因為怎樣的臉、怎樣死都不清楚,大概是想表達那種混亂吧?女主角在遊戲開始不久後快要離開遊戲範圍了,所以?所以遊戲負責人竟然用火炮射她,逼女主角回頭,這是不是太搞笑了?先是沒有清楚列明界線,更差點用火炮將女主角殺死。

OK!我花了點時間消化,找到個適合的答案「或許是製造刺激增加收視。」我無法不這樣想,因為整個遊戲實在太不刺激,某程度可以說是平淡。

許多參加者總是趕著去死,不是單純趕急,而是死的過程都沒有。搞笑的地方接二連三的來著,男主角受了劍傷卻花時間去偽裝而不是找個安全地養傷,彷彿知道女主角趕來救他。

慢慢地,我也終於知道贊助是怎樣一回事,就是送來一些物資。就我所知有藥啊!湯啊!這些。但我不覺得其他參賽者有得到贊助。雖然說,有但你不知道。對啊!為什麼不讓我知道呢?為什麼要我誤會只有男女主角他們才有贊助呢?這樣故意讓觀眾不知道是不是有點笨了?

最最最後一件搞笑的事,為了趕完場,不單止遊戲,對電影本身也一樣,完完全全為了趕完場。竟然派出野獸?這比用火炮攻擊女主角更荒謬。(這件事我後來想通了,好不容易才豁然開朗)

於是遊戲中最兇猛的兩位參賽者就死於野獸的摧殘之下!咦?什麼跟什麼?互相殺戮的遊戲最終勝利者難道是野獸嗎?

我又再花了兩天時間消化,那位訓練男女主角的人說得對,在遊戲裡面最危險不是其他參賽者,而是大自然。這是荒島求生,所以怎麼可能用大逃殺來比較呢?

我,豁然開朗了。
PS:我很喜歡都城人們的化妝,他們讓我感受到這確實是一場慶典。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奪命金


導演:杜琪峯
演員:劉青雲、任賢齊、胡杏兒、何韻詩
語言:粵語
片長:107分鐘

筆者看到杜琪峯,立即聯想到的就是黑社會。雖然杜琪峯不單是拍黑社會片,但他拍的黑社會片特別夠派頭,即謂陣容較強勁。同樣的陣容,同樣的題材 - 黑社會 - 角色之間的岡位的微少變動不會產生太大的化學作用。

想起來了,這就是我表面上討厭杜琪峯的原因,實際上卻喜歡不少杜琪峯拍的電影,不過都不是以黑社會為題材的電影。這次《奪命金》不見林雪、張家輝、黃秋生,任達華等老拍擋,卻料想不到依然提及了黑社會,而且篇幅佔了三份之一。

走出戲院時,起初感覺不滿,並不是對電影整體性不滿意,而是對黑社會的戲份過重不滿,還有黑社會彷彿是一個獨立的故事,無法與片中的其他分支接軌。其實 《奪命金》由許多小故事組合而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連貫的地方只有錢。香港,一個國際的大都會,將人與人之間連貫起來的,是不是也只有錢?

《奪命金》顧名思義奪人性命的金錢。很難判斷故事性夠不夠濃,居於國外的觀眾看《奪命金》或許覺得會覺得非常精彩,人們為了錢而萌起的邪念,一個被金錢歪 曲變形的社會,體驗了人性。背景是他國,自然有種安慰感,以為自己身處的國家總有些許不同,所以在外國人眼中是精彩,在香港人眼中是悲涼,因為《奪命金》 其實是一套屬於香港人的記錄片,它將香港人的生活狀況以近乎原形的姿態換上銀幕。

比如在銀行裡面,留意股價變動的永遠只有公公婆婆或主婦、一按二按三按經常聽到的名詞、低息與盲目購買不知名基金的關連。窩輪、期指、債券、基金、牛熊 證、孖展等投資名詞你又知道多少?在不理解的情況底下,又有幾次因為有高回報而心動想購買。最令人心生畏懼的是股市升,有人賺錢,亦有人蝕錢,已經不是單 純的投資,而是一場賭博了。

港人看《奪命金》的共嗚絕對比《那些年》更強烈,因為我們都活在《奪命金》的時空裡,卻不是所有人都曾經活在《那些年》的時空。

香港三大產業;地產,保險,股市(純粹個人見解)。撇開保險不談,雖然保險算是一種另類的投資,但不會有太大波動,不會由100變成0,也不會由0變成100。但地產(即樓價)和股市就做得到,這就是港人沉迷其中的原因。

片中角色彼此之間除了錢,就再沒有其他話題了。愛情、義氣,親情全都建立在金錢之上,以錢為基礎。假若基礎一崩塌,建在上面的義氣、愛情,親情理所當然跟著一起塌下來。

活在當下,假如對手是錢,能做的只有投降。

P.S. 別看Poster的青雲很帥氣,他在片中其實是個......

2011年10月22日星期六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導演:九把刀
主演: 柯震東、陳妍希、敖犬、郝劭文、蔡昌憲、彎彎、鄢勝宇
語言:國語
片長:120分鐘

台灣勁收過億票房之後,熱潮終於吹來香港,在10月20日提早上映。想來,這一齣電影能夠令人引頸以待,當中其實經歷了一場很艱辛的時期。

筆者不是九把刀迷,但他的作品也看了幾本。談不上非常熟悉,但風格上大體了解。就愛情故事而言,我看過了兩本分別是《等一個的咖啡》和《打噴嚏》,兩本均 屬於劇情老套的愛情故事。雖然劇情上沒有很重大的突破,然而九把刀的小說的吸引之處在於舖排和營造氣氛之上,即使劇情老套仍然受感動 - 《那些年,我們 一起追的女孩》如是。

《那》放出第一段預告片時,效果並不理想。低俗呀!大概都是罵這類的同意詞。有多少人沒看過第一段預告片呢?我想是佔了入場觀眾的七成。其實第一段預告片才是最貼實九把刀的風格。

假如第二段預告片和MV沒有播出的話,我相信票房會是減兩個零,但不會太慘淡,畢竟九把刀迷有一定的數量。第二段預告片重新挑選、重新剪接了,把第一預告 片低俗、無聊的部份刪除(當然看電影時,那些低俗、無聊一樣會有。)因此我覺得第二預告片有誤導成份,它讓人覺得是一齣純愛浪漫的電影,而實際入場觀看後 落差應該很大。

或許胡夏的MV剪接得太好;一方面把沉在谷中的這齣電影挖上來,起死回生,風靡一時。一方面歌聲與歌詞與旋律與MV配合得太好,結果竟然將電影比下去了。在這裡插一句話,由作家到導演到作詞,不得不讚嘆九把刀那不停戰鬥的可怕人生。

《那》的確是一個劇情很老套的電影,對於九把刀初次執導的電影,我覺得已經拍得非常不錯。它老套的愛情,還有老套的青春,正正是它的賣點。很多校園愛情電 影或電視劇將注意力放在愛情上,而忽略了校園的因素。不過呢!如果將焦點放在愛情上就不夠青春了,愛情只是青春的一部份而已。

在第一段預告片所看見的低俗與無聊,就是青春的表徵,但我發覺會不會只是我(男性)一廂情願的想法呢?抑或像女主角沈佳宜一樣嘴巴說幼稚,身體卻很誠實微笑起來?

這故事的內容我不講多,老套實在真的很老套,硬要說的話恐怕連那丁點的新穎都抹殺掉,但那丁點的新穎相當有力,從老套的劇情中看來會非常悅目,這就是我一直提起的舖排和氣氛的力量。

故事的結尾,由我一個未讀過原著的解讀一下。個人覺得瘋狂熱吻時倒播的回憶並不單是純粹回憶,而是有另一種含意想要表達。

在回憶裡面有兩個陌生的畫面,交錯替換,應該是同一時間發生。對!是同一時間發生而非爭執事件的前後。這麼一來就容易解釋為什麼會有另一場熱吻的畫面了。

簡單而言就是看著月光聊電話時提到的平行時空。

另外看到許多人把《那》跟《九降風》相比較,前者是友情滲雜愛情,而後者則是愛情滲雜友情,但定位仍然有顯著不同。首先《九降風》很嚴謹指向社會性的問 題,而《那》用的是輕鬆的手法,而且明顯地對社會的問題不特別著重,甚至友情也不覺得彼此友誼很深,所以真的是愛情和輕鬆為主的電影。

兩者閱畢的感覺也大不同,前者使人感觸慨嘆,而後者則令人響往與遺憾。

九把刀的改編電影,似乎陸續有來。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哈利波特1-7


導演:大衛葉斯
主演:丹尼爾域基夫,魯拔格連特,愛瑪華生,凱倫寶咸卡達,
羅比高特蘭,湯費頓,賴夫費安尼斯,茱莉亞華茲,邦妮芮特
語言:英語
片長:130分鐘

一連七集,呃!應該是八集的哈利波特終於完結了 - 第七集分了上下兩部。最後一集亦是最後一個賺錢機會,緊追潮流,當然要出3D版,誓行賺得幾多得幾多。我對現今的3D技術已經到達厭惡的地步,暫時堪稱最好3D的阿凡達的3D同樣不外如是,看久了眼會痛,相信不是我個人問題,而是普遍,或是必然產生的問題。

其實3D技術根本未夠成熟,阿凡達的3D只能夠說是打響頭炮,然而頭炮響了,並不代表頭炮極具威力,只是在萬賴無聲之中鳴炮,久而久之,人們的耳朵適應了,便會覺得平平無奇。

進場看3D,純粹心存一種寄望,希望片商藉著得到龐大資金去發展更利害的3D技術,不過我想進展不會太快,反正部份觀眾已經有點麻目地追捧3D的潮流。

奈何上映2D菲林片的影院實在少之有少(註明3D放播的電影),大概播3D片影院會得到較多的收益吧!很合理的邏輯。在3D效應稍早之前曾經有另類的加價方式,就是較長的片會著情加$5。所謂較長的片不過是100~120分鐘,即現今大部份影片已經屬於「較長」的類別之中,假若真要加$5,我其實心甘情願,因為影片提供娛樂的時間長了,加$5不算過份。

自從有了3D,加價由名正言順變成偷雞摸狗,本來加$5是觀眾對電影的認同,但3D變成壓榨觀眾的金錢。現時的3D電影可以用可恥來形容,一套脹價50%的3D電影,我不祈求電影有50%的3D畫面,我知道太過份,大家都知道太過份。我們遷就,反而造就對方變管更厲。

阿凡達的3D雖然未夠成熟,至少用心製作,它用畫面說服觀眾這是一部3D片,不單單是字幕3D。利益申報,自3D熱潮開始,我共看了三部3D片;分別為阿凡達、反斗奇兵和哈利波特。

反斗奇兵和哈利波特真是令人痛心,想不到支持它們這麼久,到頭來竟然還向我們盡地一舖賺到盡。它們的3D就像施捨,好像連製片商本身也忽然醒起「啊!這是一部3D電影。」才加上3D特效,而且3D位置生硬的程度令人忍不住割凳,倘若是一部2D菲林片,那些鏡頭一定會刪減,正因為加上3D才出現,但拖長了電影的節奏。而且這樣的鏡頭根本毫無作用可言,超越了可有可無的程度,根本就不應該有!

這3D熱潮是荷利活大片公式的進化版,由電腦特技演進至3D,其中變形金鋼是俵俵者。向來看這類荷利活大片只有兩種原因;視角享受,看劈哩啪啦的打鬥場面,對故事性和當中表達深意的要求幾乎無。

小小的價錢,大大的享受。因為3D,連這種享受升值了,升值純粹是價錢升上,而非質素上有顯著上升。

我已經差不多到了完全抵制3D的地步了。

講到3D就變得欲罷不能,長篇大論了,哈利波特,其實沒太多說話要講,就從下面開始講吧!

1-4是很童話式的故事,直到5,簡直是童話故事的極致,魔法如電光劈哩啪啦到處亂飆,龍捲風啦!射水啦!彷彿看火影忍者般開始變得亂無章法。

第5集很令人失望,失望到我放棄看第6集,可是第6集拍得異常出色,比小說更為精彩(小說第4集最精彩,而電影第6集要比小說的第4集更精彩),風格轉換成黑暗,著重人性的描繪。彷彿有種與哈利共同成長的感覺,開始懂得人性這一回事似的。

這方面是羅林設計得好,還是製片者成功呢?我認為後者,因為讀小說的時候沒有跟著成長的感覺。

我讀小說讀中文版的,故不敢肯定羅林寫第7集的真實情況,不能排除譯者功能未夠的可能性。如此,中文版的第7集比較混亂,有些場景或描繪控制得不好,有些位置不能好好靠頭腦想像出來,或許當時看的速度太急,又沒有翻看。無辦法,見到聖物和魔杖的出現就開始失去耐性,也許長大了,比較難接受。

於是這些想像不來的各種情節由電影補完,所以第7集的上我還看得滿高興的,覺得舖排不錯,針對聖物的偏執也沒讀小說時的強烈。

第7集的下,正如我之前評論3D是怎麼一回事一樣,下集與佛地魔最後一戰,當然要打個劈哩啪啦,就劇情上已經剩下一小撮可推進的地方,大多都是打打打,死死死的情況下結束。

看完電影,重新勾起對石內卜的憐憫之情,相信不少沒有讀小說的觀眾亦終於開始憐憫石內卜了吧?若再極致點去推翻,將哈利及哈利的父親當成壞蛋角色也不是不可能。

最後的結尾,在場的觀眾可能覺得我瘋了,因為基本上只有我一個在傻笑。幾個二十出頭的年青人扮成年人,男的黏上鬍子,女的穿顏色沈實的衣服,生硬地裝成熟,更要對小孩子說教。我真受不了,其實我的笑點非常低,回想起來仍然忍不住發笑。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我們撞到外星人



導演:Greg Mottola
演員:Simon Pegg、Nick Frost
片長:110分鐘
語言:英語

很久沒有寫影評了,姑且在此廢話一句,就僅此一句而已,請體諒。演員是《笑死人凶間》的兩個拍擋,繼續發放笑彈和顛覆原有概念。

當一個題材被廣繁使用後,愈後拍成電影愈容易被觀眾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要不覺得抄襲之前某一部電影,要不就覺得題材重覆了,不夠創新。

雖然沒有規定電腦一定要創新,如果拍一部純愛的電影,絕對沒有人厭電影不夠創新。可是,這一類被廣繁使用的題材的背後就是創新,從一開始出發就是以創新為主。一部賣創新意念的電影竟然不創新,那根本就是無戲可唱。

如果順向的道路差不多被人完全開發了,那麼該時間逆向了,我稱之謂顛覆概念。

譬如灰姑娘的故事,把灰始娘變成男人已經是個簡單顛覆做法。當然這做法不可取,因為只是敷衍了事,沒一點誠意。其實灰姑娘「原本」的故事就已經顛覆了普遍人們所認識的了。

題外話差得太遠,說回來。繼承了《笑死人凶間》的風格,美式無厘頭,而美厘頭之中有笑有淚,這就是現時港版無厘頭不足的地方,聚焦太多在無厘頭之上,以致失去了戲味。

故事簡介:

外星人保羅一次駕駛失誤被困在地球,後來成為了地球人的知識顧問。經過頗長的一段時間,保羅的知識被掏空了,再來就是研究他的超能力以及身體。意識到危機的保羅逃了出去,遇到兩位旅行中的主角。

很理所當然地展開了追逐戰,當然不會像異形侵略戰般打個呯哩啪啦。這絕對是一部幽默,輕鬆的喜劇。

說回來,這劇怎樣顛覆呢?或許你會覺得漫畫也有類似做法,天使呀!惡魔呀!他們之中也有些像保羅一樣性格惡劣的人類以外的未確認生物。

在電影而言,我倒是第一次見。搞怪的外星人,人類對外星人基於電影和沒有實證的外星人消息造成的偏見。《我們撞到外星人》比《ET》更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友善,又不覺得陌生,完全沒有恐懼感。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復仇者之死



導演:黃精甫、劉信豪
演員: 麥浚龍、蒼井空、錢小豪、何華超、 劉永
片長:90分鐘
語言:粵語

我記得,當時復仇者之死海布宣傳的字句「比告白更黑暗的題材」。那時候,我剛好從電影院中看過《告白》,仍然懷著《告白》帶給我激動不已的興奮心情。然而我發現了這張海布,不禁疑問,麥俊龍竟然咁大膽挑戰《告白》?

我承認當中帶點藐視的成份,藐視初演的麥俊龍和從良的蒼井空,另外相當疑惑能以怎樣的姿態演出比《告白》更黑暗的電影?

《復仇者之死》是不是比《告白》更黑暗?答案是,這問題根本不成立。兩套片講人性黑暗面,或許黑暗的原點相近,但發生的地點卻不一樣。勉強要比較的話, 《告白》在各方面都比《復仇者之死》優勝,不論故事性、配樂、人物演出、舖排以及黑暗面,《復仇者之死》唯一稍勝的地方,就是多一份血腥和多一份色情。

簡略一下故事。經常留意新聞或偶然會留意新聞或從不留意新聞的讀者,我想你們知道香港曾經發生一單警察在警局強姦證人的案件。《復仇者之死》的劇情,差不多建基於這單新聞之上,再作改篇。

《告白》屬於多線發展,每一條線存在著不同的黑暗面,而各種不同的黑暗面,導入主線之中,這就是《告白》的優勝之處。反觀《復仇者之死》,它的線路就單調得多。(既然《復仇者之死》主動挑戰《告白》,所以我會用自己的觀點比較兩套電影。)

另外一樣核心問題,在於《復仇者之死》所講的黑暗面我們太熟悉不過了,幾乎只是統合都市傳言而成的一個作品。警察內部的惡劣生態,官官相謂,虐打犯人恐嚇盤問一系列的黑暗,於香港人而言已經見慣不怪。(若說黑暗,這種見慣不怪的態度才算黑暗吧!)

反觀《告白》,所謂隔黎飯香,日本的少年保護法,縱然不是聞所未聞,極其量只懂一二,略知皮毛 - 少年殺人毋須入獄。沒有深入的認知,自然有一份來自好奇的額外吸引力。

《復》有五個章節,每一個章節有各自命名著一句隱含哲理的句子,很文藝似的。首章為本片血腥的全部,又是另一個香港曾經發生的變態新聞 - 剖腹取子。復 仇必需殘酷、殘忍,沒有此等覺悟的復仇,最終死的人必然是自己。因此,便能本片血腥的首部份,血腥絕非多餘,但會是刻意。並不是編劇或導演刻意加上血腥劇 節,而是復仇者本人刻意所做。

第二部份有蒼井空的演出,起始的兩三個鏡頭沒有讓我想起她以往拍AV的風姿,反而期待她肉體以外的演出。可惜,蒼井空馬上又要賣肉,洗澡、被強姦,結合首章節的血腥片段,猶如看一部重口味AV。

順帶一題,配樂好差(幾乎沒有配樂),帶動不了整體氣氛。由頭至尾,角色之間即使有激烈的打鬥或口辯之爭,但背景(音樂)總是沈寂。若然沈寂自有某種動機,那某種動機太深意,而且效果太差了。

劇情愈往後推,愈顯現故事性單純,開始後勁不計,脫離了黑暗,變成了動作片,變成了盲目的動作片。

盲目在於復仇者與警察之間的對決,復仇者羸得太離奇,忽然間鏡頭一轉,復仇者就羸了,盲目地執意令復仇者復仇成功,但當中無任何計劃可言。

能挑戰《告白》的地方,除了黑暗,的確無他了。

最後帶出的理念,以及演釋的手法不錯。群起的學生,以復仇之心向復仇者復仇。仇恨永遠不會遏止,無限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