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奪命金


導演:杜琪峯
演員:劉青雲、任賢齊、胡杏兒、何韻詩
語言:粵語
片長:107分鐘

筆者看到杜琪峯,立即聯想到的就是黑社會。雖然杜琪峯不單是拍黑社會片,但他拍的黑社會片特別夠派頭,即謂陣容較強勁。同樣的陣容,同樣的題材 - 黑社會 - 角色之間的岡位的微少變動不會產生太大的化學作用。

想起來了,這就是我表面上討厭杜琪峯的原因,實際上卻喜歡不少杜琪峯拍的電影,不過都不是以黑社會為題材的電影。這次《奪命金》不見林雪、張家輝、黃秋生,任達華等老拍擋,卻料想不到依然提及了黑社會,而且篇幅佔了三份之一。

走出戲院時,起初感覺不滿,並不是對電影整體性不滿意,而是對黑社會的戲份過重不滿,還有黑社會彷彿是一個獨立的故事,無法與片中的其他分支接軌。其實 《奪命金》由許多小故事組合而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連貫的地方只有錢。香港,一個國際的大都會,將人與人之間連貫起來的,是不是也只有錢?

《奪命金》顧名思義奪人性命的金錢。很難判斷故事性夠不夠濃,居於國外的觀眾看《奪命金》或許覺得會覺得非常精彩,人們為了錢而萌起的邪念,一個被金錢歪 曲變形的社會,體驗了人性。背景是他國,自然有種安慰感,以為自己身處的國家總有些許不同,所以在外國人眼中是精彩,在香港人眼中是悲涼,因為《奪命金》 其實是一套屬於香港人的記錄片,它將香港人的生活狀況以近乎原形的姿態換上銀幕。

比如在銀行裡面,留意股價變動的永遠只有公公婆婆或主婦、一按二按三按經常聽到的名詞、低息與盲目購買不知名基金的關連。窩輪、期指、債券、基金、牛熊 證、孖展等投資名詞你又知道多少?在不理解的情況底下,又有幾次因為有高回報而心動想購買。最令人心生畏懼的是股市升,有人賺錢,亦有人蝕錢,已經不是單 純的投資,而是一場賭博了。

港人看《奪命金》的共嗚絕對比《那些年》更強烈,因為我們都活在《奪命金》的時空裡,卻不是所有人都曾經活在《那些年》的時空。

香港三大產業;地產,保險,股市(純粹個人見解)。撇開保險不談,雖然保險算是一種另類的投資,但不會有太大波動,不會由100變成0,也不會由0變成100。但地產(即樓價)和股市就做得到,這就是港人沉迷其中的原因。

片中角色彼此之間除了錢,就再沒有其他話題了。愛情、義氣,親情全都建立在金錢之上,以錢為基礎。假若基礎一崩塌,建在上面的義氣、愛情,親情理所當然跟著一起塌下來。

活在當下,假如對手是錢,能做的只有投降。

P.S. 別看Poster的青雲很帥氣,他在片中其實是個......

2011年10月22日星期六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導演:九把刀
主演: 柯震東、陳妍希、敖犬、郝劭文、蔡昌憲、彎彎、鄢勝宇
語言:國語
片長:120分鐘

台灣勁收過億票房之後,熱潮終於吹來香港,在10月20日提早上映。想來,這一齣電影能夠令人引頸以待,當中其實經歷了一場很艱辛的時期。

筆者不是九把刀迷,但他的作品也看了幾本。談不上非常熟悉,但風格上大體了解。就愛情故事而言,我看過了兩本分別是《等一個的咖啡》和《打噴嚏》,兩本均 屬於劇情老套的愛情故事。雖然劇情上沒有很重大的突破,然而九把刀的小說的吸引之處在於舖排和營造氣氛之上,即使劇情老套仍然受感動 - 《那些年,我們 一起追的女孩》如是。

《那》放出第一段預告片時,效果並不理想。低俗呀!大概都是罵這類的同意詞。有多少人沒看過第一段預告片呢?我想是佔了入場觀眾的七成。其實第一段預告片才是最貼實九把刀的風格。

假如第二段預告片和MV沒有播出的話,我相信票房會是減兩個零,但不會太慘淡,畢竟九把刀迷有一定的數量。第二段預告片重新挑選、重新剪接了,把第一預告 片低俗、無聊的部份刪除(當然看電影時,那些低俗、無聊一樣會有。)因此我覺得第二預告片有誤導成份,它讓人覺得是一齣純愛浪漫的電影,而實際入場觀看後 落差應該很大。

或許胡夏的MV剪接得太好;一方面把沉在谷中的這齣電影挖上來,起死回生,風靡一時。一方面歌聲與歌詞與旋律與MV配合得太好,結果竟然將電影比下去了。在這裡插一句話,由作家到導演到作詞,不得不讚嘆九把刀那不停戰鬥的可怕人生。

《那》的確是一個劇情很老套的電影,對於九把刀初次執導的電影,我覺得已經拍得非常不錯。它老套的愛情,還有老套的青春,正正是它的賣點。很多校園愛情電 影或電視劇將注意力放在愛情上,而忽略了校園的因素。不過呢!如果將焦點放在愛情上就不夠青春了,愛情只是青春的一部份而已。

在第一段預告片所看見的低俗與無聊,就是青春的表徵,但我發覺會不會只是我(男性)一廂情願的想法呢?抑或像女主角沈佳宜一樣嘴巴說幼稚,身體卻很誠實微笑起來?

這故事的內容我不講多,老套實在真的很老套,硬要說的話恐怕連那丁點的新穎都抹殺掉,但那丁點的新穎相當有力,從老套的劇情中看來會非常悅目,這就是我一直提起的舖排和氣氛的力量。

故事的結尾,由我一個未讀過原著的解讀一下。個人覺得瘋狂熱吻時倒播的回憶並不單是純粹回憶,而是有另一種含意想要表達。

在回憶裡面有兩個陌生的畫面,交錯替換,應該是同一時間發生。對!是同一時間發生而非爭執事件的前後。這麼一來就容易解釋為什麼會有另一場熱吻的畫面了。

簡單而言就是看著月光聊電話時提到的平行時空。

另外看到許多人把《那》跟《九降風》相比較,前者是友情滲雜愛情,而後者則是愛情滲雜友情,但定位仍然有顯著不同。首先《九降風》很嚴謹指向社會性的問 題,而《那》用的是輕鬆的手法,而且明顯地對社會的問題不特別著重,甚至友情也不覺得彼此友誼很深,所以真的是愛情和輕鬆為主的電影。

兩者閱畢的感覺也大不同,前者使人感觸慨嘆,而後者則令人響往與遺憾。

九把刀的改編電影,似乎陸續有來。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哈利波特1-7


導演:大衛葉斯
主演:丹尼爾域基夫,魯拔格連特,愛瑪華生,凱倫寶咸卡達,
羅比高特蘭,湯費頓,賴夫費安尼斯,茱莉亞華茲,邦妮芮特
語言:英語
片長:130分鐘

一連七集,呃!應該是八集的哈利波特終於完結了 - 第七集分了上下兩部。最後一集亦是最後一個賺錢機會,緊追潮流,當然要出3D版,誓行賺得幾多得幾多。我對現今的3D技術已經到達厭惡的地步,暫時堪稱最好3D的阿凡達的3D同樣不外如是,看久了眼會痛,相信不是我個人問題,而是普遍,或是必然產生的問題。

其實3D技術根本未夠成熟,阿凡達的3D只能夠說是打響頭炮,然而頭炮響了,並不代表頭炮極具威力,只是在萬賴無聲之中鳴炮,久而久之,人們的耳朵適應了,便會覺得平平無奇。

進場看3D,純粹心存一種寄望,希望片商藉著得到龐大資金去發展更利害的3D技術,不過我想進展不會太快,反正部份觀眾已經有點麻目地追捧3D的潮流。

奈何上映2D菲林片的影院實在少之有少(註明3D放播的電影),大概播3D片影院會得到較多的收益吧!很合理的邏輯。在3D效應稍早之前曾經有另類的加價方式,就是較長的片會著情加$5。所謂較長的片不過是100~120分鐘,即現今大部份影片已經屬於「較長」的類別之中,假若真要加$5,我其實心甘情願,因為影片提供娛樂的時間長了,加$5不算過份。

自從有了3D,加價由名正言順變成偷雞摸狗,本來加$5是觀眾對電影的認同,但3D變成壓榨觀眾的金錢。現時的3D電影可以用可恥來形容,一套脹價50%的3D電影,我不祈求電影有50%的3D畫面,我知道太過份,大家都知道太過份。我們遷就,反而造就對方變管更厲。

阿凡達的3D雖然未夠成熟,至少用心製作,它用畫面說服觀眾這是一部3D片,不單單是字幕3D。利益申報,自3D熱潮開始,我共看了三部3D片;分別為阿凡達、反斗奇兵和哈利波特。

反斗奇兵和哈利波特真是令人痛心,想不到支持它們這麼久,到頭來竟然還向我們盡地一舖賺到盡。它們的3D就像施捨,好像連製片商本身也忽然醒起「啊!這是一部3D電影。」才加上3D特效,而且3D位置生硬的程度令人忍不住割凳,倘若是一部2D菲林片,那些鏡頭一定會刪減,正因為加上3D才出現,但拖長了電影的節奏。而且這樣的鏡頭根本毫無作用可言,超越了可有可無的程度,根本就不應該有!

這3D熱潮是荷利活大片公式的進化版,由電腦特技演進至3D,其中變形金鋼是俵俵者。向來看這類荷利活大片只有兩種原因;視角享受,看劈哩啪啦的打鬥場面,對故事性和當中表達深意的要求幾乎無。

小小的價錢,大大的享受。因為3D,連這種享受升值了,升值純粹是價錢升上,而非質素上有顯著上升。

我已經差不多到了完全抵制3D的地步了。

講到3D就變得欲罷不能,長篇大論了,哈利波特,其實沒太多說話要講,就從下面開始講吧!

1-4是很童話式的故事,直到5,簡直是童話故事的極致,魔法如電光劈哩啪啦到處亂飆,龍捲風啦!射水啦!彷彿看火影忍者般開始變得亂無章法。

第5集很令人失望,失望到我放棄看第6集,可是第6集拍得異常出色,比小說更為精彩(小說第4集最精彩,而電影第6集要比小說的第4集更精彩),風格轉換成黑暗,著重人性的描繪。彷彿有種與哈利共同成長的感覺,開始懂得人性這一回事似的。

這方面是羅林設計得好,還是製片者成功呢?我認為後者,因為讀小說的時候沒有跟著成長的感覺。

我讀小說讀中文版的,故不敢肯定羅林寫第7集的真實情況,不能排除譯者功能未夠的可能性。如此,中文版的第7集比較混亂,有些場景或描繪控制得不好,有些位置不能好好靠頭腦想像出來,或許當時看的速度太急,又沒有翻看。無辦法,見到聖物和魔杖的出現就開始失去耐性,也許長大了,比較難接受。

於是這些想像不來的各種情節由電影補完,所以第7集的上我還看得滿高興的,覺得舖排不錯,針對聖物的偏執也沒讀小說時的強烈。

第7集的下,正如我之前評論3D是怎麼一回事一樣,下集與佛地魔最後一戰,當然要打個劈哩啪啦,就劇情上已經剩下一小撮可推進的地方,大多都是打打打,死死死的情況下結束。

看完電影,重新勾起對石內卜的憐憫之情,相信不少沒有讀小說的觀眾亦終於開始憐憫石內卜了吧?若再極致點去推翻,將哈利及哈利的父親當成壞蛋角色也不是不可能。

最後的結尾,在場的觀眾可能覺得我瘋了,因為基本上只有我一個在傻笑。幾個二十出頭的年青人扮成年人,男的黏上鬍子,女的穿顏色沈實的衣服,生硬地裝成熟,更要對小孩子說教。我真受不了,其實我的笑點非常低,回想起來仍然忍不住發笑。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我們撞到外星人



導演:Greg Mottola
演員:Simon Pegg、Nick Frost
片長:110分鐘
語言:英語

很久沒有寫影評了,姑且在此廢話一句,就僅此一句而已,請體諒。演員是《笑死人凶間》的兩個拍擋,繼續發放笑彈和顛覆原有概念。

當一個題材被廣繁使用後,愈後拍成電影愈容易被觀眾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要不覺得抄襲之前某一部電影,要不就覺得題材重覆了,不夠創新。

雖然沒有規定電腦一定要創新,如果拍一部純愛的電影,絕對沒有人厭電影不夠創新。可是,這一類被廣繁使用的題材的背後就是創新,從一開始出發就是以創新為主。一部賣創新意念的電影竟然不創新,那根本就是無戲可唱。

如果順向的道路差不多被人完全開發了,那麼該時間逆向了,我稱之謂顛覆概念。

譬如灰姑娘的故事,把灰始娘變成男人已經是個簡單顛覆做法。當然這做法不可取,因為只是敷衍了事,沒一點誠意。其實灰姑娘「原本」的故事就已經顛覆了普遍人們所認識的了。

題外話差得太遠,說回來。繼承了《笑死人凶間》的風格,美式無厘頭,而美厘頭之中有笑有淚,這就是現時港版無厘頭不足的地方,聚焦太多在無厘頭之上,以致失去了戲味。

故事簡介:

外星人保羅一次駕駛失誤被困在地球,後來成為了地球人的知識顧問。經過頗長的一段時間,保羅的知識被掏空了,再來就是研究他的超能力以及身體。意識到危機的保羅逃了出去,遇到兩位旅行中的主角。

很理所當然地展開了追逐戰,當然不會像異形侵略戰般打個呯哩啪啦。這絕對是一部幽默,輕鬆的喜劇。

說回來,這劇怎樣顛覆呢?或許你會覺得漫畫也有類似做法,天使呀!惡魔呀!他們之中也有些像保羅一樣性格惡劣的人類以外的未確認生物。

在電影而言,我倒是第一次見。搞怪的外星人,人類對外星人基於電影和沒有實證的外星人消息造成的偏見。《我們撞到外星人》比《ET》更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友善,又不覺得陌生,完全沒有恐懼感。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復仇者之死



導演:黃精甫、劉信豪
演員: 麥浚龍、蒼井空、錢小豪、何華超、 劉永
片長:90分鐘
語言:粵語

我記得,當時復仇者之死海布宣傳的字句「比告白更黑暗的題材」。那時候,我剛好從電影院中看過《告白》,仍然懷著《告白》帶給我激動不已的興奮心情。然而我發現了這張海布,不禁疑問,麥俊龍竟然咁大膽挑戰《告白》?

我承認當中帶點藐視的成份,藐視初演的麥俊龍和從良的蒼井空,另外相當疑惑能以怎樣的姿態演出比《告白》更黑暗的電影?

《復仇者之死》是不是比《告白》更黑暗?答案是,這問題根本不成立。兩套片講人性黑暗面,或許黑暗的原點相近,但發生的地點卻不一樣。勉強要比較的話, 《告白》在各方面都比《復仇者之死》優勝,不論故事性、配樂、人物演出、舖排以及黑暗面,《復仇者之死》唯一稍勝的地方,就是多一份血腥和多一份色情。

簡略一下故事。經常留意新聞或偶然會留意新聞或從不留意新聞的讀者,我想你們知道香港曾經發生一單警察在警局強姦證人的案件。《復仇者之死》的劇情,差不多建基於這單新聞之上,再作改篇。

《告白》屬於多線發展,每一條線存在著不同的黑暗面,而各種不同的黑暗面,導入主線之中,這就是《告白》的優勝之處。反觀《復仇者之死》,它的線路就單調得多。(既然《復仇者之死》主動挑戰《告白》,所以我會用自己的觀點比較兩套電影。)

另外一樣核心問題,在於《復仇者之死》所講的黑暗面我們太熟悉不過了,幾乎只是統合都市傳言而成的一個作品。警察內部的惡劣生態,官官相謂,虐打犯人恐嚇盤問一系列的黑暗,於香港人而言已經見慣不怪。(若說黑暗,這種見慣不怪的態度才算黑暗吧!)

反觀《告白》,所謂隔黎飯香,日本的少年保護法,縱然不是聞所未聞,極其量只懂一二,略知皮毛 - 少年殺人毋須入獄。沒有深入的認知,自然有一份來自好奇的額外吸引力。

《復》有五個章節,每一個章節有各自命名著一句隱含哲理的句子,很文藝似的。首章為本片血腥的全部,又是另一個香港曾經發生的變態新聞 - 剖腹取子。復 仇必需殘酷、殘忍,沒有此等覺悟的復仇,最終死的人必然是自己。因此,便能本片血腥的首部份,血腥絕非多餘,但會是刻意。並不是編劇或導演刻意加上血腥劇 節,而是復仇者本人刻意所做。

第二部份有蒼井空的演出,起始的兩三個鏡頭沒有讓我想起她以往拍AV的風姿,反而期待她肉體以外的演出。可惜,蒼井空馬上又要賣肉,洗澡、被強姦,結合首章節的血腥片段,猶如看一部重口味AV。

順帶一題,配樂好差(幾乎沒有配樂),帶動不了整體氣氛。由頭至尾,角色之間即使有激烈的打鬥或口辯之爭,但背景(音樂)總是沈寂。若然沈寂自有某種動機,那某種動機太深意,而且效果太差了。

劇情愈往後推,愈顯現故事性單純,開始後勁不計,脫離了黑暗,變成了動作片,變成了盲目的動作片。

盲目在於復仇者與警察之間的對決,復仇者羸得太離奇,忽然間鏡頭一轉,復仇者就羸了,盲目地執意令復仇者復仇成功,但當中無任何計劃可言。

能挑戰《告白》的地方,除了黑暗,的確無他了。

最後帶出的理念,以及演釋的手法不錯。群起的學生,以復仇之心向復仇者復仇。仇恨永遠不會遏止,無限輪迴。

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挪威的森林



導演:陳英雄
演員:松山健一、菊地凜子
片長:133分鐘
語言:日語

作為一個村上春樹的書迷,又豈容錯過電影版的《挪威的森林》。即使知道電影版不如小說、即使知道劣評如潮、即使知道很多很多關於電影版的負面消息;就是有 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當中的魔力並不是松山研一,並不是《挪威的森林》是本曾經風靡一時的愛情小說,而是村上春樹這四個字。

講戲前一點提外話,絕大部份觀眾應該從《死亡筆記》認識松山研一,當時他演L的角色,而另一男主角藤原龍也演夜神月。自《死亡筆記》之後,松山的知名度提高了,每年接拍的片量非常之多,有文藝片有科幻片有大製作片有輕鬆小品。反觀藤原龍也,近年接拍的都是小品。

我不是認為松山研一演技差,也不認為藤原龍也的戲較好,只是有感而發而已。

電影忽略原著的地方,比我想像中還要多。突擊隊成了一個陌路人,但我不覺得意外,反正他從小說裡面同樣是擔當路人的角色。永澤忽地出現,阿綠也忽地出現。

這中段情節進行得很快,導演捨棄小說中的細節而著重於性愛有點令人失望。雖然小說有一定量描寫性,但並不是單純的性事。導演試著揣摩,將非單純的一面呈 現。但那種歪曲的情感,實際難以演釋。舉例一個人想著一隻大笨象在吸啜他的腦漿,該怎麼演釋才能令觀眾知道演員想著一隻大笨象吸啜自己的腦漿呢?

唯一方法就只有以讀白形式將不說出口的想法說出來,可這樣就失去了蘊味。

很不高興電影中把渡邊與阿綠看火警一幕刪除,他們彼此之間的愛應該從那時候萌生的,而不是阿綠獨自一個勁地自白之後,兩人便已經情投意合地接吻。

很不高興渡邊探望阿綠爸爸的時候,只是坐著一兩秒就把該節演完了。很不高興永澤不夠賤,不夠戇屎,但其實已經演得不錯,大概因為我想像中的永澤太賤、太戇屎。

很不高興阿美寮被完全忽視了。阿美寮對於《挪威的森林》整部著作裡有著極其深意的重要性,想不到這一所精神病院竟然如此輕輕地帶過。甚至連病院都沒有見到,除了宿舍裡的玲子和直子二人之外,見不到其他患者。

而且根據規定玲子必須無時無刻陪在直子身邊(電影中有說明,並不是因為看了原著的原故),可惜只有第一次由玲子監督下見面,其他情況渡邊和直子好像可以隨時單獨見面似的。

最不高興沒有透露玲子的過去,這純粹因為我愛玲子而已,可以無視。

總合我不喜歡電影版,但並不是改編太差,亦不是因為演得不好,抑或不如我所想之類的個人觀感問題。我覺得,導演不十分喜歡《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喜歡這本書的人不會將焦點過於放在性上面。

性的作用是點綴,點綴那份無可奈何的悲涼。我想,是控制力不好。漸漸地,性開始變成了主導。

又難怪普遍觀眾認為這是一齣色情片,而且變成了極單純的色情片。

這已經不是改篇,只不過湊巧地名字相同罷了。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無名殺機


導演:贊美哥勒施拉
主演:里安尼遜,珍瑜雅莉鍾斯,艾丹昆恩,戴安古嘉
片長:113分鐘
語言:英語

甚少寫一套自己不喜歡的電影的聯想,由於不喜歡的關係根本就無任何聯想,亦不值得浪費時間描述一套自己不滿意的電影。在記憶中,同樣有寫一篇自己不滿意的電影 - 《二十世紀少年第二章》。為何會寫?因為已經超越了不滿意的程度,達至憤怒,但又好笑。

實在,忍不住笑。

硬要給這聯想起題的話,我想這樣寫《無名殺機》 - 不是殺手蠢,是當殺手的人蠢。當然這是有禮貌的起題,我會偏好直接地說最on9的殺手。

許久沒有想趕快離場的衝動了。當最後的字幕彈出,我立即叫朋友快走。

看了簡介,失憶人被追殺,妻子不認,身份被取替。當下我想到類近的情況是《奪面雙雄》(相像的部份其實很勉強,稍作思考之後就不覺得相似。看完電影之後,更愔忖他媽的當初怎麼可能覺得兩齣戲相似)。總言之,這種模式已經被荷里活或非荷里活拍成電影的次數絕對是屢見不鮮。要在此之突破,就得看導演功力,或者編劇功力。

兩者功力,實在毫無功力可言。

起初,我認為是演員演技問題。主角淡然無情,來去一張嘴臉;驚慌、緊張、可憐及錯愕。到後來,終於理解為何一個博士身份的主角能夠避開殺手追殺,而且從表情上一點緊張感都沒有,原來他也是個殺手。(接下來,會有更多劇透,我會毫不猶豫地想到就寫,因為我正在說服你無論如何都不要看)

他是個殺手,回憶之前他的態度,那麼就變得合情合理了。合情合理不代表劇情變得有突破性,手法依然很俗套,亦不是什麼創新意念。難奈電影舖排實在太無驚喜,沒有創新的意念,更連俗套的合理性都辦不到。電影演不到一半,我已經調整好心態,將它當成喜劇看。然而這一個忽然出現俗套合理的殺手職業,不尤得誤以為尾段來一次大翻身,把前面的劇情以回憶重新演繹一次,好道出當中察覺不到的伏線。

只能說我太天真了。天真,同時該附予導演和編劇。這一段交代主角真正身份的戲,完全顯出導演和編劇二人毫無功力可言,最能印證on9殺手稱號的一節,末段還有一節確立on9殺手言論。

on9在殺手站著不動開槍,自以為槍法如神,卻被女主角駕的車撞到,傷勢不明,殺手能平衡身體站著,亦能繼續自以為槍法如神地射玻璃窗,又再一次站著不動,被活活撞死。

他on9嗎?還有更on9的。

殺手集團15區的老大(曾有一節劇情交代無人可逃避15區人的追殺,想想,只是一個老人家說說而已,他脫節了,跟殺手集團的老大一樣。)

老大在on9殺手準備開槍,女人的車剛駛至之前,老大便一個乾脆俐落的閃身回到車箱內。他神情自若,彷彿回到車內他就天下無敵,隨時能夠輕易地解決女主角。能給予觀眾一瞬間的錯覺,某程度上應該稱讚導演。

老大比站著不動的神槍殺手更有風範,就只是坐著。慢慢等女主角用車將老大坐著的車推下停車場。導演不忘給一個鏡頭老大,好讓觀眾記得車內是有一個更on9的殺手。老大微笑著等待死亡一刻,贖罪嗎?我著確不知道老大何罪之有。假若on9是罪,我就明白了。

轟!兩個on9殺手就這樣死了。

當男主角恢復記憶,知道自己身為殺手,亦準備在當晚殺人。他的善念,被莫名地勾起,竟去救將會被殺之人。接下來,最後兩個on9殺手登場。on9女人殺手啟動了藏起來的計時炸彈,被男主角通知保安而敗露了。她竟然想去關掉計時炸彈,理由為「我不想被追捕,閉路電視有我的視象」。以我單純的理解,她的想法是不是炸彈不爆炸,她就無事?她就不是一個炸彈狂徒,她只是純粹覺得好玩才將計時炸彈塞進酒店的牆裡面,她真的如我所言回答警察的提問嗎?

還好,炸彈爆了,亦將on9女人炸死。否則,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演下去。

最後的on9殺手,當他處在目標背後,亮出了銀色短刀,我不禁為此殺手集團流淚,連把短槍都沒有,當殺手真是太委屈你們了。從一開始,片中殺手用的槍沒有殺任何一個人,槍的子彈全都由一個人發射,就是之前所講的自以為槍法如神的on9殺手,而他所有的子彈都射往車身,而不是人的本身。

全片完畢,我有種衝動對片中殺手集團奉勸一句說話 - 經費低,那就搶劫銀行算罷。

2011年2月7日星期一

三個傻瓜


語言:印度
片長:170分鐘

三個傻瓜,其中之一的主角很像湯漢斯,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對於首次觀看印度片想必是一件好事。之前看過了《一百萬零一夜》,不過那齣片由美國人製作的,故此不能當成印度片,儘管片中幾乎都是印度語對談。

《三傻》(英文原名《3 idiots》,而三傻純粹我個人的翻釋)矛頭指向教育制度,指出其荒謬處,斥責教育朝錯誤的方向發展,分數取替了知識,競爭取代了興趣。教學模式向社會借鏡,所謂社會縮影,提早適應。

提早提早,愈提愈早,我的姪女才讀一年級就不得不補習,不得不參加課外活動。老實說,教育模式還能稱作社會的縮影嗎?應該早就成倒影或對影了。

外話,不談。談戲。

見識淺薄,印度於我而言,我能想像的印度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即是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按照戲中的印度教學模式,完全被嚇了一跳 - 被自己的無知嚇了一跳。

對教育的控訴,人人皆有,人人皆知。知卻不一定做,做也不一定成功。控訴無用,久而久之連控訴的人都省下了,消極地接受。怎樣的人才會堅持己見?有錢人。

窮人可以堅持,但難,難在你根本無暇控訴,單是生活就令你喘不過氣了。

於是只有印度湯漢斯這一個有錢人的設定才敢對老師,對制度提出反問。他的各問精警,旁人會笑,笑是因為他們都懂原理,並不是盲目地學習,只是不得不讓自己盲目。

恰到好處的諷刺。不單只學生明白教育模式的弊病,老師亦明白,只是不能當面承認,他們必須維護自己的工作 - 就算承認亦改變不了。

要改變整個教育體系,大概需要一場翻雲覆雨的革命。即使片中到最後,印度湯漢斯到了偏遠的無人小鎮,自己開學校教學生。若不用革命,就必須從頭開始。

片中又提及到近年教育最大的問題,不斷有學生自殺。功課壓力、考試壓力、各種各樣的壓力;這些並不是壓力的來源,壓力其實是來自家人的寄望和校方的逼迫。

家人自然想自己兒女考上一流大學,順利畢業再拿個學位,往後到大公司工作,然後XXXXXX。幾乎任何家長都曾經或直至現在都有此想法,很俗套卻一直延伸至今,這種幸福模式的概念簡直是根深柢固。

追尋自己的理想,即使以後住小屋,坐巴士,至少開心。不過住小屋坐巴士已經算理想的情況,於香港追尋理想很可能租貴樓捱麵包。

以上長篇大論,好像沒怎樣提及影片的質素如何。或許它沒有一流的舖排,也沒有特別的演技、概念之類的。它著重的是啟發性,讓一些已經放棄控訴的人重燃希望。

而且我不想講太多片的劇情,若然你對教育存有控訴,或者你仍然是個學生,又或者你困惑未來,那麼花3小時看看無妨。即使沒有特別的啟發,它的娛樂性依樣十足。有歌有舞、有愛有友情,有悲有喜。

我承認它是一部很好的勵志片,因為連我都隱若受到鼓舞了。

2011年2月3日星期四

唐山大地震


導演:馮小明
演員:陳道明,張靜初,徐帆,陳瑾,陸毅

我愛張靜初。可惜這齣唐山裡的張靜初不是演得不好,只是戲裡面別的演員演得更好 - 陳道明、徐帆。尤其徐帆,真想不想她才三十二歲。

上演前,預告及各樣的宣傳都標榜這是一齣賣溫情、催淚,即是煽情。

友人說:若觀眾只感受其溫情卻不懂唐山當年之所以死傷慘重的情況,確實可悲。

可悲,猶想起原由確是可悲。不過責任不在導演,不在觀眾。對於唐山大地震,身為中國或許需要稍微了解得透徹。但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不能讓觀眾更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前因後果,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一齣記錄片。

我記得中學時期讀過唐山大地震的一個章節,不論死人或生人都很可憐,較為深刻文章裡面描述一位地震後被困在瓦礫之內的婦人,婦人被救出後,從此不敢關燈睡覺。

初段以一個四人家庭的小生活為首,很快地震便來了。轟隆轟隆,火山爆發加地裂,劇烈的震盪使樓房一幢接幢倒塌。家庭中的兩位小孩在睡夢中驚醒,外出了的父母慌忙返到屋內救人。

中國製的CG畫面,於災難片而言失真絕對減低緊張的程度。除了CG仍有待改善之外,那一段地震逃難場面亦過份搞笑,人們爭相竄逃,可惜一個個的死人鏡頭彷彿《死神來了》一樣。如此大規模的災難,仍以一個鏡頭死一人手法拍攝,再者CG失真,這場大地震成了無厘頭的科幻片。

震後 - 第一個高潮位 - 催淚位。四人家庭的爸爸死了,媽媽元妮(徐帆演)安然無事,兩名子女壓在同一塊石頭下。生還者自發組成救援隊,向元妮說明狀況,子女二人只能救其一。元妮悽厲的喊聲,加上孩子無聲的哭泣,令在場觀眾無不紅了眼,甚者禁不住淚流。

場內瞬時滿是『嗦嗦』聲。

劇情其實很老套,靠的是演員的感染力,那份悲情,顫抖的聲線才是催淚的主因。徐帆呀徐帆,已經無辦法不喜歡她了。

當然也愛陳道明,鐵漢柔情。

再講劇情。地震後,簡單講唐山大地震的十年後和二十年後的變化。那個因地震而破碎的家庭,如是者地簡單生活,不過存在些許的陰霾。不至於神經質的影響,只有執著。

無論如何非住在唐山不可,災後剩下一片頹垣敗瓦,丈夫的媽願意帶他們到家鄉生活。她卻不願。過了好幾十年,兒子長大了事業有成,想媽生活得更好。她依然不願,硬要待在唐山。

這近乎病態的報著,可是經歷過大災難,又有誰不生出病來。

尾段又一次地震,又再一次煽情。情,煽得夠動人,亦帶點造作。姊弟巧合相認,巧合尚算恰當,若能接續之後的故事延伸,小限度的巧合可以接受。

《唐山》利害之處在於演員,而劇情則是普通生活小品,勝在拍得細緻。

2011年1月14日星期五

活埋


導演:Rodrigo Cortes
主演:Ryan Reynolds
片長:91分鐘
語言:英語

《活埋》是一套非常悲涼、絕望的一齣電影。它不屬懸疑或驚悚類別,當然它擁有以上兩種元素,但不能明確代表《活埋》。

它應該歸類為「社會」。

新一年開始就看了一齣如此沉重的電影,或許選錯了,但無疑這是一齣考驗導演、編劇和演員才能的上好作品。

全片只有一個場境 - 長方形的棺木裡面,和一個演員,其他的充其量只是聲優。

我會覺得它的值價屬於一張早場的優惠票,如果喜歡男主角的話,那價值又會大大不同,豈止值一張夜場票。這只是純粹我個人膚淺的觀感,畢竟《活埋》做不到《追擊電話亭》那樣緊張的氣氛,重心更偏向人性。

公司在合同上聲明各項到阿富汗工作所得的保障,男主角簽字同意,並已經在阿富汗工作數年。為什麼有保障?當然是因為有危險,而危險,始終都會有發生的一天。

恐怖份子埋伏車隊,殺士兵,擄人質,一貫在新聞中可以聽到的實況,而實況僅只顯示已經被釋放或流傳到網上的綁架片段。有更多被擄被殺的人質,除了他們的家人朋友之外,早已經被世人遺忘。

不得與恐怖份子妥協,對這規條所產生的無力感只有恨,連憤怒都不能。男主角就被恐怖份子埋在泥土下,要求他用手機拍攝短片,好讓恐怖份子上載到網站以便勒索贖款。

當男主角花了好一段時間鎮定(主角被設定為有焦慮症真的太可憐,亦可見編劇或導演非常有狠勁,完全不打算可憐主角讓他間中嚐一下甜品),又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找到政府部門。(之前所打的電話幾乎只有留言信箱)

接下來就到政府和恐怖份子角力,主角不知道該相信恐怖份子的說話,拍片然後他們放人。還是相信政府能夠找到主角的位置,及時救出主角。

時間愈來愈緊逼,主角的焦慮症又再發作。恐怖份子只會幾個英文單詞,又不懂得聽,即使之前沒有焦慮症,此刻任誰都會顯露潛藏著的精神病症吧!

劇情推進得愈後,愈明白恐怖份子和政府其實屬於同一類人 - 沒有打算救主角。雙方從來沒有承諾必定會救出或釋放主角,他們的責任是維護自身利益為主,當然主角同樣是維護自身利益,在這層面上可說是三方面都沒有做錯。

這是人性。或許是醜惡的人性,但三面的醜惡人性並不特別鮮明。

最鮮明的是承諾主角能得到保障的公司,它是唯一對主角有個曾經承諾。然而它輕易地反覆了,而主角更是無可反擊,因為他不可能活著離開,不能離開也就不能對公司有任何控訴。

公司反覆的招數實在令人髮止,矛頭指向兩個已死的人,扭曲一些事實令他們得不到保償金,令觀眾無不嘆息。奸商的人性比恐怖份子還要醜惡,而這些醜惡的人竟然光明正大置身於城市之中。

導演非常夠狠勁,他拍出我想寫的故事,當觀眾幾度以為主角能獲救,卻一次又一次狠狠地將希望幻滅,卻還厭不夠。在最後與軍方的通話中,對方興奮地叫嚷著找到主角的位置,多撐幾分鐘主角就能獲救了。

此刻冷漠如我都激動起來,連我這種鍾情於Sad Ending的觀眾都終於憐憫主角,希望主角被救。然而對方淡然講出一個人名,那種淡然的語氣,真令人沮喪。
我的激昂所得到的結論就是導演夠狠!

小感言:
主角發現被困在棺木後,仍然不停用打火機消耗有限的氧氣,漸漸你會埋怨為什麼小小的空間為什麼能夠藏有如此大量的氧氣份量,然後慢慢你便忘記自己曾經埋怨這愚蠢的行為;因為你已經了解,一方面的因素是害怕,另一方面則是主角真的好蠢。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讓子彈飛

導演:姜文
主演:周潤發,姜文,葛優,劉嘉玲,陳坤,胡軍
片長:123分鐘
語言:國語

在沒言論自由的地方出產了一套隱藏很多言論的電影,立即掀起全球華人一股「解讀熱」,有人說其大膽、鋌而走險,又說有多重深意解也解不完,但事實上直線前進的子彈又是否真的有如此多的曲線?

「讓」片首先令我留意到的,是現代中國電影下反映出的病態社會結構。主角三人,一個是土匪(姜文飾),一個是騙徒(葛優飾),一個是黑幫頭子(周潤發飾),而全片中沒出現過一個道德上正面的人物,如硬要說土匪一眾,也只是情感上被引導去同情的正面而已。正如片中一段兩方四筒麻匪互射,然後有人總結出「你看到的麻匪是我扮的,我看到的麻匪是你扮的」,基本上就是全民皆賊,不是姦淫擄掠,偷呃拐騙,就是貪臧枉法,連最無辜的平民也有點自作自受地跪拜著這些「核心價值」。

當然導演很可能是刻意如此安排,但也實在造不出什麼諷刺意味,僅僅是條件反射地自然反映出真實的社會而已。綜觀近年高成本的內地電影,如「天下無賊」,保護純潔心靈不讓小子看見有賊的,是賊;「投名狀」裡主角三人先做賊,後成為官兵,但官兵做的跟賊一樣,敵對的太平天國也是賊。在內地,煽動內亂的,被禁;宗教神鬼之說,被禁;黑社會,若不是古代或國民黨時代的,被禁(跟港產片互相作用之下,令某些內地觀眾以為香港是隨處有黑幫斬人的地方)。結果剩下賊可以做。這根本不需要什麼解讀,人們一看就留意得到:銀幕上的中國人大半是賊,剩下不是賊的,對此無能為力。

然後又有人無限放大片中鼓動人群起反抗的情節,配合「四哥替六弟報仇」的明喻,說中國人終於進步了。固然看著人群湧向碉樓的場面令人熱血沸騰,但推翻之後呢?面對如此十惡不赦的黑幫頭子,奪去多條人命,終於打敗後還慢慢請他雅坐聊天,給他手槍來個日本武士式的浪漫自殺,不怕他一槍射死自己?原本的憤怒不知所終?個人的感覺是,對犧牲無數血汗才打倒的欺壓者,匆匆用王道的一套來展視自己寬宏大量,未免過於造作,也對不起犧牲者,而土匪離真正的勝利者還有一大段距離。另外,黑幫瓦解了,誰去當縣長呢?如何建立一個較美好的鵝城呢?沒有交代,似乎導演並不太關心這一點,或者對下一步看不到希望。人群仍然是牆頭草,勝利的成果只著重於碉樓內的傢具,自由呢?無人關心。領頭的武狀元更比起初倍加阿諛奉承。除了主角群報了仇,在形式上為自由、尊嚴出了口氣後,大家都可以預見往後鵝城人大概會跟以前一樣生活,生命沒有變得美好,人的質素沒有提高,等下一個暴君再來重演歷史。

最重要的是「讓子彈多飛一會兒」的幾個場面。作為表現命題的重要象徵,子彈飛得很不合符科學。以有限的現代武器常識來判斷,那年代的步槍有效射程最多只有約二百米,若「子彈多飛一會兒」,到接觸目標時已變得軟弱無力,如何使旁邊的沙土爆發,馬匹驚亂四散(還要飛四、五秒之久)?這少少的粗疏使人聯想起進一步的疑問:「讓子彈多飛一會兒」真的對事情有幫助?而且全世界一窩蜂解讀解讀,究竟導演真正想讓子彈多飛一會兒的用意是什麼?是子彈飛過後,人民的自主意識就會被喚醒?是子彈飛過後,馬拉的殘舊列車(馬列!假崛起!)會自動瓦解?坦白說,四個人對著鐵門掃射,這場面不錯,但之後再沒有真正駁過火,實在顯得有點窩囊。把替身斬首也是耍小聰明的智取,又回歸到賊的本質。

總括來說,中國商業電影來到這一步至少是進步的,首先娛樂性開始發展成熟,劇情緊湊沒冷場,人物對話和思維反應少了一貫的偽秀才窮酸味道。特技有點假,但技術用三五年時間去改善不是問題。至於被「解讀」出來的東西不如傳聞中令人眼前一亮,我們還可以期待那立即傳出消息的續集。雖然這續集有兩個可能性:一、重複第一集的模式,繼續形式上威了,但實際還戴著頭盔;二、像千千萬萬荷李活大製作續集一樣,變成爛片。